10月18日,省经济学会、省《资本论》研究会2014年学术年会在集美大学财经学院举行,这是2014年省社科界学术年会的一个分论坛,与会者围绕“重塑政府与市场关系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的核心”、“文化产业发展与政府职能定位”、“‘新常态’下我国生态型政府的建设”等经济热点问题展开研讨。
◆多些制度性建构方面支持
许建明(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
合作社作为农业经营方式的一种类型,在经济学的传统中是一个经典问题。合作社作为一个为全体社员谋取利益的组织,会面临类似于公共机构那样的“搭便车”问题,因此需要政府的支持。但政府的干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因为两者的优先目标并非一致。政府的优先目标是促进社会进步,合作社的优先目标是改善自身的经济条件。
在博弈论的框架中,政府的支持主要是应从物资性方面的,还是应从制度性建构方面的,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以数理的经济学模型来研究合作社与政府之间的确切关系,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启示:政府对于合作社太多的物资性方面的支持,意义并不大。政府更应该在提高合作社运营的规范性程度方面,进行监督、引导和奖励。政府在对合作社的支持上,应该少一些物资性的,而多一些制度性建构。
◆加大研发投入重视人才培养
赵林海(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
作为东南沿海一个重要的对外开放窗口,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凭借各种灵活措施,结合自身独有的地缘和人缘优势,在发展对外贸易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基于贸易的技术创新效应却并不大,一方面,由于福建企业研发投入小,一直未能将自主创新与国外引进技术结合起来,无法实现引进技术的再创新;另一方面,由于福建人力资本水平整体较低,熟练且素质较高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较少,人力资本水平不高,使得贸易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省内企业无法充分吸收利用,限制了省内自主创新水平。
因此,随着福建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占比不断增加,出口企业应在加强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大自身科研投入,实现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将获取技术溢出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创立自己的品牌。政府部门要认识到人力资本是企业创新的源泉,人力资本水平决定着科研投入的利用水平。应加大财政支出,对相关教育产业进行投资,开发人力资源,迅速培养更多既懂贸易又懂生产和管理的高素质人才。此外,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以及健全的人才流动机制,吸收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流入福建,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最大程度提高人力资本水平,这样才能在国际贸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