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失灵
市场失灵产生了对政府干预的需求,但政府干预同样存在着政府失灵的可能性,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一样都是社会福利的损失,由此产生了对政府职能的界定问题。关于政府职能的讨论,应当从政府失灵开始。政府失灵是指政府在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中,由于自身行为的缺陷而使资源配置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政府失灵包括行政低效率、财政赤字、以权谋私、官僚主义、以及政府机构的自我扩张等。
低效率是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政府官员受终身雇佣关系保护及其工作绩效无法得到有效评估,因而缺少提高行政运行效率的动力。与此同时,政府和政府官员花费的是纳税人的钱,不会像花自己的钱那样精打细算,因而缺少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的激励。
财政状况恶化是政府失灵的集中表现。布坎南(James M.Buchanan)认为,就每一个政府官员来说,他们也是经济人。他们也希望通过扩大政府规模、增加政府权利、提高官员待遇等途径,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大,财政支出急剧增加、公众税收负担加重。20世纪初,在西方国家中,政府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微乎其微。从20世纪60年代起,政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到20世纪末,一些国家已不堪负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就是证明。在缺乏公众监督的情况下,政府干预的成本可能超过市场失灵所带来的损失。
抑制私人部门发展是政府失灵的突出表现。在一些国家,数量日益增加的公共机构和规模日益庞大的公共支出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投资和消费,高税率更是直接损害了居民和企业的激励机制。同时,社会公众会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就业岗位产生依赖,助长了“搭便车”行为。本书作者指出,如果一项服务是“免费”的,那些原本不需要这项服务的人也有可能产生需求,即利用社会福利制度来谋取私利。
那么,政府扩大支出的激励又是什么呢?在一些西方国家,不断扩张的政府支出已经培育出了一个强大的政府支持者群体,成为政府赢得选民和选票的极好机会。正如本文作者所说,一些公共计划并没有能够为那些“真正值得救助的穷人”提供帮助,它的直接受益者是政府本身,即为他们赢得了选票。
总之,不是所有的市场缺陷都需要政府干预,政府干预的弊端或许更大,成本或许更高。因为政府干预不仅可能造成政府失灵,还有可能造成市场失灵,即政府与市场同时失灵。当政府支出过度扩张时,还有可能造成政府债务危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