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天价垃圾袋”岂能成为腐败的藏身处?(6)

【案例】“天价垃圾袋”岂能成为腐败的藏身处?(6)

【启示与思考】

想来,垃圾袋不过又是一个“替罪羊”。这8000万花销估计大部分都不是垃圾袋的花销,不过是摊了莫须有的罪名而已,这背后必然少不了干部藏拙的痕迹。虽然,还不敢断言,他们动的是哪门子心思,是掩饰公款上的大吃大喝,还是做了公款送礼的“遮羞布”,或者给公款挪用贪污找一个“纸窗户”,这些问题归总都是干部的腐败问题。

在财政审批缺乏标准统一的情况下,对于公款的贪腐变得有机可乘。对于某一项在财政审批上卡的紧,在其他事项上就依然可以做文章,成为临时“救场”的手段,以此逃过上级审查,而被他们当作挡箭牌的大多都是些账面不易查清或本身就是审查的忽略面,具有不易被发现的特点。

在反“四风”和深入反腐的关键时期,对于公款上的腐败更要严防以待,要加大对财政审批的监督力度,严查挪用贪污公款的行为,确保每一笔公款都花在实处,都有据可依。同时,要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推进公款使用的公开透明,强化社会监督,真正管好国家的钱袋子。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