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略收缩与亚太秩序的未来(3)

美国战略收缩与亚太秩序的未来(3)

二、为何美国将会在亚太地区进行战略收缩

任何国家的战略都有一定的边界,并且这个边界是动态的。总体来说,战略边界的变动是由国际因素和国内因素共同决定的。调整其战略边界,进行战略收缩也是一种常态的国家行为。奥巴马上台以来,为了处理小布什政府时期留下的“烂摊子”,执行了一套以战略收缩和战略克制为主的战略。作为战略部署的核心地区,美国主观上不会轻易在亚太地区收缩其战线,反而谋求持续加大在这一地区的战略部署。然而,这一战略布局将会受到国际格局和国内政治的制约,其前景并不乐观。加之中国的快速崛起已经冲击到原有的秩序,亚太地区秩序面临着重构的客观要求。那么,美国会不会大幅度地进行战略收缩?尽管美国主观上不愿意,但是战略收缩已不可避免地成为其战略选项之一。总体来看,有四个主要因素决定了未来美国必然收缩其在亚太的战线。

首先,过去十余年问,美国在战略上已经过度扩张。过度扩张是国际政治中的常见现象,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当一个大国不能兑现其承诺,无法通过自身能力支撑其大战略时,就意味着出现了过度扩张。“当政治精英们在政治上可以无拘无束地做出扩大威慑的承诺,甚至是出于迫不得已而做出承诺,但同时在经济上或政治上又受到制约,无法获得必要的能力来履行这些承诺时,就会出现扩展过度。”在单极体系下,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容易导致美国过度扩张。九一一事件爆发后,更促使美国对此做出了过度反应。随着恐怖主义的泛滥,美国大战略的指导思想也在发生变化,进攻性自由主义逐渐主导了美国大战略的制定和执行,促使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这两场战争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令美国陷入了战争的泥潭,成为其大战略的沉重负担。仅在2001~2011年的十年间,美国就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花费了12830亿美元。另外,通过持续不断的增兵,美国曾一度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分别驻扎十余万军队。这两场战争还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伤亡,截至2014年5月,美军在阿富汗战争中死亡4424人,在伊拉克战争中死亡2329人,总计死亡6753人。从国内和国外的核心指标来看,美国的军费开支数据和战争死亡人数是其战略扩张的最直观表现。

美国已经出现了过度扩张的态势,原因在于其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耗费了过多的战略资源,加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的成长,美国因而需要同时应对来自几个方面的冲击。目前来看,当欧洲、中东和亚太这三个战略核心地区同时出现事态时,美国就显得捉襟见肘,无力同时应对来自这些区域的挑战。在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俄罗斯持续强势的背景下,美国还能继续执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吗?这仍是一个有待于观察的问题。根据罗伯特·吉尔平(Robert Gilpin)的理论,当变革与扩张在成本和收益上达到平衡后,维持现状的经济成本比支撑现状的经济能力上升的更快,防务开支的不断攀升和政治统治成本的不断增加必然导致过度扩张。考察美国在欧洲、中东和亚太的战略态势及其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进行的两场反恐战争可知,美国通过对外战争来获得自身安全的战略已现疲态,战略上过度扩张的恶果已经逐渐显现。这是因为,“通过扩张而获得安全的战略极少奏效,因为支撑这一战略的观念与国际政治中两条最为有力的规律是互相矛盾的,这就是均势与扩张成本的不断增加”。在中亚和西亚,美国逐步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可以说,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给美国带来的政治成本已经超越了其可以承受的界限,高昂的军费开支和国内政治成本迫使其进行战略收缩。在这一点上,美国高层精英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正如奥巴马在回应批评者的自我辩护中所说:“美国必须始终领导全世界,但美国并非要在每项问题中都使用武力解决,因为军事行动的成本太高。”在亚太地区,美国谋求巩固与盟友的关系,以加强在该区域的存在。然而,就目前局势来看,由于受到军费开支削减的影响,美国在亚太地区也显得力不从心。此外,水域的阻隔力量和地缘政治的限制使得美国维持全球霸权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尽管美国口头上高喊重返亚太,但是实际行动却是在收缩其战线,压缩其在该地区的力量,以消化自身过度扩张所带来的后果。

其次,在未来十年内,美国将继续大幅削减其军费开支。九一一事件之后,美国进行了十年反恐战争。在这一期间,美国军费大幅攀升,2011财年国防预算达到顶峰,包括战争拨款在内,美国国防预算总额达到7250亿美元。然而,金融危机以后,美国出现财政危机,为了解决这一危机,国会推动削减预算赤字,启动“自动削减赤字”(sequestration)机制。为此,参议院和众议院在2011年通过了《2011年预算控制法案》,制定长期削减赤字方案。最新公布的美国《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也指出,国防部面临着不断变化的、相当不确定的财政环境。在2015财年的国防预算中,美国国防预算下降到4956亿美元。正如《孙子兵法》所言,“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美国将持续削减其国防预算,而这对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从现实情况来看,削减国防预算必将对美军产生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军事现代化、军队的组织结构、个人开支和管理费用等方面。具体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部署,削减国防预算的影响则主要集中于军队规模和武器装备两个层面。其一,国防预算减少将迫使美国缩小军队规模。在陆军方面,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Chuck Hage1)于2014年2月24日公布了历史性的削减陆军方案,计划将美国陆军人数由战时的57万人削减至44~45万人。这一裁军计划将美军缩减至二战以来的最小规模,陆军数量则将降至二战前水平。海军方面,海军陆战队也计划裁减数千人。其二,美国武器装备的研发和装备将受到影响。因军费削减,美国必须将有限的战略资源优先投入到尖端武器项目中,受此影响,一批武器项目下马或退役。例如,美国空军计划撤编1O战机编队,让U一2侦察机退役,并放缓无人机项目。海军面临着同样的窘境,哈格尔在2015财年预算预览中指出,濒海战斗舰(LittoralCombat Ship)的采购数量将削减至32艘,并要求美国海军研究可行的替代方案。

军队规模缩小和武器装备紧缩势必也会影响到美国在亚太的战略安排。一方面,这会迫使美国减少海外驻军,关闭一些军事基地。由于大批军事人员缩减,加之战舰、战机以及武器项目削减,美国从亚太撤出部分驻军就难以避免了。事实上,近年来美军已经逐步减少在亚太的驻军,转移部分军事力量到关岛、澳大利亚和夏威夷等地,这既是出于躲避报复性打击的考虑,也是美国军费开支缩减背景下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这客观上会造成美国武器装备优势的缩小。美国军费开支缩减不仅仅是绝对数目的缩减,更是相对额度的下降。在此背景下,美国在武器装备上的投入必然受到影响。反观中国,由于军费开支充足,其在高精尖武器装备上的研发与装备会逐渐缩小与美国的差距,且这一趋势正在发生。捉襟见肘的军费开支迫使美国在亚太地区进行战略收缩,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一趋势将不会有本质变化,因此我们可以预判未来美国必然会继续收缩。然而,缩减军费开支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美国的战略收缩需要更加清晰和一致的战略。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