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
可以说,撂荒的土地,更是法律执行的蛮荒之地。常态下,地方民众与基层职能部门,本应该是耕地保护的主要监督者,他们更能直观感受到耕地的重要性。但在这里,镇长竟公然放言“荒了就荒了”,耕地保护意识的低下可想而知。就全国范围来看,无论是耕地保护的执法能力薄弱还是保护意识孱弱,该事件都堪称缩影。
事实上,从更大范围来看,一些耕地被提前撂荒,甚至打着建设新农村的幌子,将耕地违规转为建设用地,其中不少都是因为地方政府图谋着不菲的土地转让费,利用时间差实现“低征高让”。如果说,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过程中,一部分耕地的撂荒是因为农民进城所致,短期内难以避免,那么,违规征收耕地再予以撂荒则是明显的人为破坏耕地,应该深究责任。
在土地财政的诱惑下,耕地在一些地方主政者的心中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而只是经济利益的兑换工具。这种现象所展现出的耕地管理与保护的失控,在根本上是依法用地原则的架空。正是因为违规征地、用地的成本过低,自然就催生出“荒了就荒了”的“无畏”心理。找回对耕地的原始敬畏与温存,终结“荒了就荒了”的失序之态,只能靠法律切实发挥作用。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