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国家治理:机遇、挑战与应对(4)

新媒体时代的国家治理:机遇、挑战与应对(4)

四、新媒体时代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一)提升媒介素养,克服本领恐慌

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利用新媒体的能力直接关系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是克服能力恐慌、知识恐慌的必然要求。一要充分认识新媒体的作用,培养运用新媒体搜集民意的能力。领导干部必须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民意,新媒体则是搜集民意最快捷也最节约成本的一种渠道。新媒体是各种思潮和利益诉求的集散地,领导干部应重视与运用新媒体,根据掌握的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做到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二要培养与新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如何利用新媒体与网民进行互动,是真正发挥新媒体作用的关键。一方面,要转变角色,从领导和网民两个角度思考问题,营造与网民和谐互动的局面;另一方面,要以实际行动推动网络互动,形成长效机制,例如公开电子邮箱、开设博客、发布微博等。此外,需要整合网络信息,网上问题落实到网下行动,最终解决网络反映的实际问题。三要提高自身网络鉴别力、包容力和引导力。新媒体在一定意义上是社会情绪与社会心理的缓冲阀和调节器,应以宽容的心态面对新媒体,辩证地看待网络正负两方面信息,分清新媒体功能的主流与支流,以包容的心态积极地加以引导。四要通过外力帮助提升媒介素养。一是拓宽领导干部培训内容,发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培养干部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形势需要将新媒体教育与培训列为领导干部培训的内容。二是编写领导干部新媒体培训教程,开设学员论坛,开展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举办新媒体人才培训专题研讨班等。三是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新媒体人才工作的考评制度。将新媒体人才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及“一把手”的工作考核目标之中,既可以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的新媒体素养,又有利于各个单位新媒体人才的培养。

(二)争取国际网络话语权,消除国内数字鸿沟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以网络为主体的新媒体技术的支持,国家治理安全系数与该国网络安全系数紧密相关。以核心技术维系的网络安全状况是该国是否拥有网络话语权的关键。一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如能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进行国际传播,为其国家利益服务,这个国家就实现了某种目的,并能以此为指标来衡量该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国际地位[13](P4)。“域名管理权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互联网上国家的主权”[14]。由于电脑和互联网首先由美国人发明,英文长期以来霸占互联网的各个领域,英文域名成为中国网络发展的一道壁垒。作为网络上中国的中文顶级域名“.中国”事关网络的话语权、国家的安全甚至国家的主权。因此,在技术战略层面,应鼓励和支持中文域名系统的技术研究和逐步推广应用。在国内,不同地区的新媒体技术发展与覆盖各不相同,因此,填平数字鸿沟,消除数字鸿沟带来的民主鸿沟,应列为国家信息发展的重要战略。一方面,开展经济扶贫,发展落后地区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推广与普及新媒体技术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开展信息扶贫,在新媒体接入条件、硬件设备、经济成本方面,政府需要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力度,开展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与教育。只有新媒体技术广泛地在不同社会治理主体之间推广与平等运用,新媒体反映出来的民意才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三)完善新媒体法律规范,打造清朗的网络环境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一系列制度作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社会问题,是国家治理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没有法律意味着没有自由,新媒体条件下国家治理需要对新媒体自身及运用的相关行为进行规制,为新媒体有序发展和其功能最大限度发挥提供制度保障。一是从国家战略安全高度认识新媒体立法的重要性。新媒体安全涉及网络核心技术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个领域,带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性质。因此,网络安全与领土安全、领空安全和领海安全同样重要,关系国家核心利益,应从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进行立法。二是形成一整套保障新媒体条件下社会有序运转的法律法规。规范新媒体运作的相关法律涉及各个领域与不同行业,应加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层级之间的有关新媒体法律法规的衔接。三是从法律层面保护网民的个人隐私。就网络监督而言,要对涉及举报人保护的相关制度,如保密制度、举报人身份重置制度、举报损失补偿以及举报奖励制度等,做出统一的法律界定,以保护其合法的言论自由权利。四是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培养专业的网络执法人员。借鉴西方国家成熟的网络监管技术,培养一批熟悉社会管理法律法规的网络执法人员,建立一套网站新闻信息采集发布的审查把关制度,运用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构建网络他律防线体系,从而保证网络舆论监督有序开展。

(四)健全新媒体沟通机制,畅通民意表达

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治理过程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而畅通的民意表达渠道,是保证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基础。新媒体条件下疏通民意表达渠道,亟须建立良性的沟通机制。一是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是传统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互联网空间的延伸和拓展,网民通过设置议程,能够实现网络互动过程中的双向沟通,减少网络群体极化的酝酿时间。因此,该制度是政府与网民实现“零距离接触”的重要渠道。二是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提高政治运行透明度。“没有公开性而谈民主制是很可笑的”[15](P417),公开与透明构成约束公共权力的基本要素,有助于消除一切暗箱操作和幕后交易,防止权力滥用。凡是不属于党、国家和单位的机密,除法律规定应该保守的秘密外,都应公开办事原则、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结果,接受民众监督。三是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协同效应。第一步实现两者的共时协同。当某一事件成为网络热点,会同时进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视野,在跟进事件过程中新媒体平台可能出现真实信息与虚假信息共存的状况,传统媒体在验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开始对事件进行跟踪报道。第二步实现两者接力协同。先是网络起跑,传统媒体接棒,形成二元传播模式。与传统媒体的介入同步,信息经过新媒体议题重构而迅速扩散,形成动员效应。在信息传播与扩散过程中,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要对信息搜集进行分工,传统媒体应对议题进行把关,其中最重要的是核实初始议题的细节真实性和整体真实性。在此进程中新媒体的作用一方面体现为寻求事实的细节真实性,以求具体事件的信息真实,另一方面体现在寻求整体的真实,在对具体细节进行证实或证伪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报道[16](P9697)。新旧媒体协同效应的发挥,斩断了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扩散蔓延的渠道。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