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面对“清华学神”应该理性看待(3)

【案例】面对“清华学神”应该理性看待(3)

然而,就在这则消息带来一通“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心情之后,另外几个同样有意思的看点,却有意无意地迸发了出来:

其一,要夸奖咱们“清华学神”的成绩优秀,或就应该直接按清华大学的考试评分标准来说事,恐怕没有多大必要,非得引用国外的什么斯坦福大学某教授的话、来加以佐证吧?毕竟,作为清华的学生,学的是清华的课程,参加的也是清华的考试和答辩,用一个几毛钱都不相干的斯坦福教授,来证明优秀或不得了,恐怕不怎么靠谱吧?

其二,人民日报的官微,不就是转发了几条微博评论嘛,哪里用得着什么“官微怒赞”这么严重的字眼?如果真是“怒赞”了,不知“怒赞”的内容又是什么、究竟又能说个什么?更何况,人民日报虽然是中国最高层次的党报,但其官微的“怒赞”也就那么一回事。不要说还只是官微的转发评论,就是人民日报最具权威的纸质报刊,每天都要刊发那么多的正面报道,被报道、尤其是被重点报道“怒赞”的那些人那些事,似乎也没必要像对待“清华学神”这样兴奋、紧张不得了啊!

话说回来了就是,这事的确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不就是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大学学习成绩非常好、中学成绩也不赖,这不就是废话嘛、地球人都知道中学成绩不好能进清华?孩子成绩好固然是好事,但成绩多好的孩子他都还是孩子,而不是已经在为社会作什么重大贡献的建设者。真要怎么“怒赞”,或是真想怎么看重“怒赞”的,不妨等这孩子完成学业、为社会建设做出实际贡献再说。

至于,说不定还有一些羡慕嫉妒恨的学生家长们,更是大可不必心里痒痒、自找不痛快。“老婆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家的乖”——多么厉害的“清华学神”,那都是别人家的孩子;除了可以借鉴一些客观的学习、教育方法,更重要的主观作用,或还在于自家孩子的先天禀赋及后天习惯培养。退一万步讲,自家的孩子即便在学习成绩上不能成为“神”,或也可以在其他方面出个类拔个萃的——只要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快乐,最多还加一个以后可以自食其力,其他的什么“神”啊“霸”的事情,真是没啥大不了的!

面对清华学神,为何没人喊“哪家强”?

“学霸”的世界你尚且不懂,面对“学神”级别的人物,恐怕剩下的只有高山仰止。清华大学“学神”韩衍隽的一张逆天成绩单,不仅让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答辩会现场掌声一片,近日更是在人民日报官微上引来巨量围观,到现在已有近万的回复,啧啧的赞叹让刷屏是根本停不下来。

韩衍隽获得满分成绩单中,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等都是让不少学子们颤抖的科目。对于这样的得满分如烹小鲜,一直以来是存在着见仁见智的说法。当年,“微分几何之父”陈省身给中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旨在让孩子们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将来的发展和创新能力上面。不过“学神”韩衍隽并非是高分低能的代言人,他还是清华大学腰鼓队的副队长。在欢实的锣鼓声中,学渣们艳羡的口水是流淌一地。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