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修改要认真
修改是指出稿写就,到定稿完成的一段过程。修改工作常常被初学者所忽视,实际上是极为重要的工作,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修改不好,文章也就难于写好。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文章修改的范围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内容修改指主题、观点材料的校正,形式修改指体裁、结构、表现手法、语言及标点符号的变动。
修改的做法主要有增补、删除、改动、调整四个方面。具体讲:一是变更主题。看主题把握得准不准,提练的深度够不够。二是订正观点。看看有没有错误的,有没有片面性,有没有不够稳妥的地方。三是增删材料,求得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四是调整结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要匀称、过渡、照应要衔接等。五是润色文字。使语言精炼、准确、生动。行文不妥贴、不够丰富、不够含蓄的地方,润色时要加以修改,使其更好地表现文章的内容。六是锤炼字句。锤炼字句,是修改的重要方面,也是遣词造句原比较高的要求。
我国古代很重视锤炼的功夫,尤其是对于诗词,更加看重它。所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虽不无夸张之处,但也道出贾岛锤炼字句的苦用功。相传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一个“绿”字,就改了十几次才炼定,成为文坛上一段佳话。
修改的方法技巧:一是着眼全局改文章。一定先要立足全篇,统观全局,然后才能动手改。改时,要先从大处着手,即先从主题、观点、思想内容等重大方面考虑;其次,再考虑局部问题;最后,再斟酌语言、技巧等细节问题。二是写完后要仔细看。检查语病,改正语言不通、拗口、不严密诸问题。三是改文章要咬文嚼字。四是反复琢磨改文章。为了表意准确,认真地揣摩,反复地观省。五是搁几天再修改。即冷却法。这是人们认识事物、提高写作水平的规律,同时也有个冷与热的问题。搁几天能使作者更能冷静地认识自己的文章,也就更便于修改它。六是请群众当先生。听取别人的意见,请群众当先生。七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修改要进行材料的核实工作,要深入调查,要有考据的功夫。核对引用得是否准确第二手材料,还要力求核对原书。八是精益求精的负责精神。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