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对于“985 211”工程争议应理性看待(5)

【案例】对于“985 211”工程争议应理性看待(5)

【启示与思考】

近日,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在该校的科技工作会议发表言论称“现在国家把‘985工程’和‘211工程’取消了。”此言论一出现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引发了民众关于“211工程”和“985工程”存废的热烈讨论。

事实上,关于这两项工程存废的矛盾由来已久。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211工程”和“985工程”,目的是以国家财政经费支持的方式提高中国高校办学水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两项工程在实施以后,确实取得了应有的成效,有效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然而,然而国家对985和211高校不但在政策、经费上有很多倾斜,就连毕业生找工作也更容易,很多用人单位甚至把“985、211院校毕业”作为招聘的硬性条件。近几年,这些不公平因素持续发酵,造成了普通高校和学生的诸多不满。

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决策。“211工程”和“985工程”在设立之初是为了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经过多年的推行,虽然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结构还需优化,但985和211工程贡献很大,目前我国已有高校开始迈入国际一流大学行列。这种集中财力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大学尽快提高办学水平的做法无疑是值得肯定,目前,德国、日本等国也在效仿这种做法。

究其根源,这一行之有效的做法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的反对的声音,是一些高校和企业对这两项工程的误读。一方面,“985工程”和“211工程”是为了集中财力、物力、人力让一些有条件的大学的办学水平先提升起来,进而通过这些高校“先进带后进”整体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一些普通高校将其误读为教育资源的不公,并因此产生了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将这两项工程视作了学校的“评定标准”,由此引发了“以工程论英雄”的错误思想。

任何一项完善的政策都有其发展的过程,虽然当前“985工程”和“211工程”确实引发了一些问题,但我们不应因这些瑕疵就无视了其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只要进一步改革创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相信在两大工程的引领下我国的高校教育水平会登上一个新的高峰。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