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权拒缴”需要法治撑腰

“有权拒缴”需要法治撑腰

摘要:“有权拒缴”的官方回应在网上引发热议:“有权拒缴,但有胆拒缴吗?”水电油等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断水、断电、断油的成本难有人耗得起。

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11月13日播发了《一年仅居民生活电费就“附加”了270亿元?——追踪水电油价“附加费”》。报道发出后,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对未列入财政部目录清单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拒绝缴纳。

“附加费”现象源于计划经济时代,在支持企业运营、补充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近年来一些“附加费”说不清道不明,甚至已沦为地方“小金库”的重要补充,其收支透明度、公平性、合理性广受质疑。

“有权拒缴”的官方回应在网上引发热议:“有权拒缴,但有胆拒缴吗?”水电油等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断水、断电、断油的成本难有人耗得起。在强势的民生资源供应企业面前,公众几无“协商”的筹码。如果贸然使用“拒缴”权利,极有可能对自身生产生活带来严重负面影响。两相权衡,虽然“有权拒缴”,最终还是不得不缴。

网友类似质疑并非杞人忧天。河北秦皇岛的“水龙头”马超群前几天被曝光,凭借水务系统的工作便利,利用供水大量进行权力寻租。在刚性的用水需求面前,这类明目张胆的索取尚可得逞,会有多少人敢对被冠以各种理由的“附加费”行使“拒缴”权力?

支持拒缴,不如上下清查、惩前毖后。有关部门设立收费项目“白名单”的出发点是好的,定能带来正面效果。但是杜绝名目繁多的“附加费”,仅靠列出“白名单”提醒群众“有权拒缴”显然不够,还应有更多部门参与进来依法圈定“黑名单”,甚至严惩乱收费单位,以杜绝地方部门划定灰色地带继续收费。

公众从“有权拒缴”到“有胆拒缴”,最终要依靠法治撑腰。除了有关部门将口头上的支持转化为法规,还应在执行层面确立“权责清单”,建立科学决策机制,让人明确哪些费用属于违法乱收费,进而举一反三,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只有相关部门齐抓共管落实责任,根据法律规定设立收费项目,及时依法查处不合理的收费项目,“有权拒缴”才能落在实处。

责任编辑:李妮玮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