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成为植根人民心中的信仰

让法治成为植根人民心中的信仰

摘要:法治信仰,指的是自发的相信法律、认同法律,并且在实践中遵守法律、捍卫法律。树立法治信仰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具体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信仰一词,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大在于它是一种植根灵魂的坚定意志,譬如革命战争时期为信仰不屈不挠的战斗英雄们;小在于它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言行之中,是我们行为处事自觉信奉的价值观。“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法律的权威就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只有每一个人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法治社会的大环境才能得以形成,法治也才能成为植根人民心中的信仰。

法治信仰,指的是自发的相信法律、认同法律,并且在实践中遵守法律、捍卫法律。树立法治信仰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具体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人民群众信仰法治,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有很大进步,但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治文化还未形成,也还没有树立起普遍的法治信仰。大家总觉得法治离自己很遥远,而实际上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与老百姓的生活和利益息息相关。老百姓要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不仅要知法、懂法、信法,还要尊法、守法、护法。“不知耻者,无所不为”,法律只有被信仰,才能成为信念,才能内化为人们的行为准则。只有法治意识在人民心中扎下根来成为自觉信奉的核心价值观,敬畏法律、崇尚法治的信念在全民中普及开来,我们建设法治社会的宏图愿景才有实现的可能。

宣传教育是树立全民法治信仰的有效方式。老百姓是在生活中学习和掌握法律的,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生动的案例来感知法治的温度、确定法治的价值。然而现代社会,部分领域“权大于法”,“人治”大于法治的境况让不少老百姓“信访不信法”,对执法和司法公正产生怀疑。置疑是消解信仰的开始。如果想让法治成为植根人民心中的信仰,就应当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司法实践活动,努力让群众感受到法律的存在和公正,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从而自觉的信法、守法。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是奠定全民法治信仰的基石。“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只有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破除各种潜规则,杜绝法外开恩,才能使法治精神、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奠定起全民信仰的坚厚基石。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为树立全民法治信仰提供支撑。法治和德治是国家治理的两翼,缺一不可。道德建设为法治信仰提供支撑,没有道德滋养,法治文化就缺乏源头活水,法律实施就缺乏坚实社会基础。化解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解决社会转型升级带来的难题,既要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也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既要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也要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因此,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也是树立全民法治信仰的题中应有之义。

领导干部也要带头信仰法治,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治的风气,给全民信仰法治支起前进的风帆。

一个国家没有法治信仰,一个社会缺乏法治精神,法治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虽立而难行。只有把培育法治信仰、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树立法治意识置于法治建设全局的重要位置,才能使法治在人民心中落地生根,发挥它应有的效应。

责任编辑:李妮玮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