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常怀忧国忧党忧民之心,“赶考”路上勇担当 (4)

李捷:常怀忧国忧党忧民之心,“赶考”路上勇担当 (4)

主持人:中国现在面临世情、国情、党情都在有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们正处在一个成就与危机并存的时代。常言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重提“赶考”也在于提醒共产党人在新时期必须继续坚持忧患意识。一方面国内改革发展逐步进入了攻坚阶段,另一方面在国际上西方的敌对势力也越来越加紧渗透。但,即便是面对这样复杂而严峻的情况,仍有一部分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不强,出现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问题。比如说一些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党的原则讲的少了,对于四风问题认为是理所应当的等等,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 捷:这个问题提的也很好。现在大家都在热议中国,最近有一本书名为《走在山坡上的中国》,讲的就是当下中国面临的很多问题。现在我们党面临的挑战的确很多,包括改革在内许多方面的工作,都没有任何的退路,我们只有义无反顾地往前冲。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个“往前冲”的概念已经跟过去不可同日而语。我国已经从一个落后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中国可以跻身世界现代化强国之列。应该说,我们离中国梦从没像现在这么近过,中华民族正处于五千年来从没达到过的一个顶峰。能够生于这个时代,能够为祖国的这一次冲刺贡献自己的力量,将是我们人生之大幸,我们会因此而充满使命感和荣誉感。

这就回到刚才第二个话题了,现在很多干部冲劲不足。例如,一些在沿海地区党员干部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丧失了前进的斗志。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思想境界不高。如果你只考虑实现一个人的人生设计,实现一个人的自我价值,这就是为小我而活着。党和国家更需要为大我而拼搏的人。这个大我就是民族之我,人民之我,它不单单属于中国共产党人,凡有报效祖国之心的古代先辈都有这种境界。顾炎武说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讲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情怀实际上就是突破了小我而进入了大我的境界。如果中国的共产党员、热血青年能从小我境界进入到大我的境界,把个人的奋斗和整个民族的奋斗融入在一起,他就会永不懈怠,永不满足;他就会一路进取,一直到自己人生的最后。

我长期搞党史,同时也做思想理论研究。最近这一两年有几位80多岁的名家都在工作岗位中突然谢世,大家觉得很痛心。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前辈是用自己的人生价值来实现一个大我的升华。如果每一个人、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能如此,那么我们所说的忧患意识就不成问题。而从这一角度来讲,所谓的容易满足、容易懈怠,究其根本就是人生的境界不高,没有突破小我的束缚。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