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常怀忧国忧党忧民之心,“赶考”路上勇担当 (5)

李捷:常怀忧国忧党忧民之心,“赶考”路上勇担当 (5)

主持人:您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应该包括哪几个方面?

李 捷:这个问题其实很具象,我想至少应该包括这么几个方面:

首先,要有忧党的意识。一个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来自于对党的前途命运负责的精神。先要“忧党”,然后反身寻找自己的不足,反复检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作为一个党员干部,我应该为党做哪些有益的工作。这种忧党就不是空洞的,而是很实在的。我们每天都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年复一年,无怨无悔,这就是对党的前途负责,也是共产党员首当其冲的责任。

第二,要有忧国的情怀。本次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每年12月4号确定为宪法日,并且要求所有经选举出来的国家公职人员向宪法宣誓,这些都非常好。这不仅是一种对法律的信仰,更是一种对国家的效忠。忧国也不是空洞的,一个国家的公职人员,必须要做好本职工作。在依法守法方面,领导干部要求老百姓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自己都不率先守法,怎么能够服众呢?这个率先垂范的道理由来已久:在古代,但凡带兵打胜仗的将帅,其宣布的军法自己都会首先做到——该斩首的斩首、该军法处置的处置,否则国家不成为国家,政府不成为政府。

现在一些政府公信力的出现了问题,网络上对公职人员各种各样的说法比较多,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公职人员应该怎么做?公职人员应该用什么样的道德操守来约束自己?这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问题,是道德示范的问题。如果广大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能够常怀忧国忧民之心,我们中国就一定会团结在党的周围、政府的周围,形成一个不可抗拒的力量。常言道,“人心齐、泰山移”。而“人心齐”靠的是两个东西,一是要靠党的领导,二是要靠模范作用。现在很多人不知旧理,都拿毛泽东的晚年错误去说事,虽然这些错误需要我们痛定思痛、不忘教训,但另一方面我们更需要记住,毛泽东同志一家为革命献出了六个亲人,这种道德的大义支撑他最终成为中华民族领袖。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就是如此,要求大家做到的——比如说中央的八项规定,政治局的同志都首先去做,总书记率先垂范,这就回到了我们党的传统,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传统。

第三,要有忧民的意识。作为共产党员,作为领导干部,自己家的小日子过好了不算,自己家幸福了不算幸福,必须时刻想到人民:怎么使得老百姓,特别是贫困线以下的民众和我们一起过上好日子。现在社会存在着一种让人担忧的现象,虽然改革开放后,国家的发展使所有人都成为受益者,但是仍有一部分人认为缺少幸福感。一方面,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同时我们也要把诚信、道德等问题解决好,使整个社会良性发展。

我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会议结束后带领政治局常委集体亮相的时候讲的一句话,成了当时网上的一个流行语:“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这就是一种忧民的情怀。如果说中国共产党忧患意识教育能始终强调树立忧党、忧国、忧民三个情怀,我们的党员特别是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就不会懈怠,就能够从小我境界进入到大我境界,也就能最终形成一种不能腐、不想腐的心态。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