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依法治国重在坚持党的领导 (2)

推进依法治国重在坚持党的领导 (2)

(二)

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其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应有内涵。

无论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还是提高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均有赖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主要取决于依法执政,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正确处理权与法的关系、严格划清公与私的界限,绝不允许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努力形成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制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保障的格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指出,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围绕规范和约束公权力、加大监督力度,《决定》提出了许多新举措新思路,比如,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坚决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完善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法律制度,把贿赂犯罪对象由财物扩大为财物和其他财产性利益;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等等。关于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决定》强调“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并作了针对性部署,其要点包括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加大党内法规备案审查和解释力度,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依纪依法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形成严密的长效机制;完善和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政治、工作、生活待遇方面各项制度规定,着力整治各种特权行为。上述举措,便于从根本上改变“牛栏关猫”现象,顺应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大势,彰显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理念,体现了党中央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

总之,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助于我们党解决好党建的两大历史性课题,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