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在新京报举办的“中国青年经济学人”论坛上,国务院参事、著名经济学家夏斌对中国经济形势提出了他的独到见解。他认为,政府在实施各种调控技术中,必须坚守就业稳定和不爆发系统性风险的大局。这既是出于对经济的考虑,同样也是出于对社会和政治大局稳定的考虑。若确实能做到二者,即便GDP增速再低一点,改革步伐再快一点,也不可怕。
国务院参事、著名经济学家夏斌
近期以来,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议论很多,其实当前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就是处于困难微妙的调整转折时期。
GDP增速从2010年一季度以来,已连续18个季度放缓;大规模的改革重新启动,经济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好的发展势头,但远不足以形成能完全替代过去增长的动能;改革红利的释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济中过去多年积累的问题与风险正在逐步暴露;作为当前经济中关键变量的房市(价格与销售量)下跌与刺激房市政策重新启动已同时开始,情况错综复杂,稳增长和稳经济的压力很大。在此情境下如何分析形势?
“经济增速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的表述是当前经济现象最为形象的概括,但是,“三期叠加”的表述仅仅是对中国当前经济“现象特征”的表象描述。至于“换挡”换到哪个挡位?“调整阵痛”表现在哪些方面?会阵痛到何种程度?以及更重要的这三者不同的动态变化相互之间又是如何互相制约与影响的?最后会对经济大势起什么样决定作用?以上“现象特征”的表象描述并不能清楚回答全部问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