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法治道路(3)

中国的法治道路(3)

这条道路是走向未来的理想选择。我们党在《决定》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些论述透彻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我们党领导国家走向未来的理想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梦内含着中国人民两个一百年的理想。一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这四个目标已经将小康社会与法治发展的关系作出了明确阐述。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们将建成现代化强国,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必须是一个现代化的法治国家。《决定》指出,我们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由之路。我们正在全面深化的改革,在政治上的目标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次党的《决定》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它将依法治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了起来,并将依法治国在这一关系中的意义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内在的本质要求,二是外在的重要保障。我们要走出一条全面深化改革之路,就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是紧密相连的。执政能力是执政水平的基础和保障,执政水平是执政能力的外化和表现。我们要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就必须首先提高执政能力。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依法执政能力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方面。我们党早在2004年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就定义了党的执政能力。它说“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特别指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今天我们仍然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加强党依法执政的能力建设。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