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道路是走向未来的理想选择。我们党在《决定》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些论述透彻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我们党领导国家走向未来的理想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梦内含着中国人民两个一百年的理想。一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这四个目标已经将小康社会与法治发展的关系作出了明确阐述。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们将建成现代化强国,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必须是一个现代化的法治国家。《决定》指出,我们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由之路。我们正在全面深化的改革,在政治上的目标就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次党的《决定》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它将依法治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了起来,并将依法治国在这一关系中的意义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内在的本质要求,二是外在的重要保障。我们要走出一条全面深化改革之路,就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是紧密相连的。执政能力是执政水平的基础和保障,执政水平是执政能力的外化和表现。我们要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就必须首先提高执政能力。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依法执政能力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方面。我们党早在2004年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就定义了党的执政能力。它说“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本领。”特别指出,“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今天我们仍然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加强党依法执政的能力建设。
中国的法治道路(3)
- 健全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法规衔接协调机制2025-06-19
- 健全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法规衔接协调机制2025-06-19
- 为什么走、走什么路、怎么走好: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2025-06-10
- 为什么走、走什么路、怎么走好: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2025-06-10
- 金国坤 | 为什么走、走什么路、怎么走好: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2025-06-10
- 法治工作队伍建设“通关密码”:德才兼备+四个忠于2025-06-09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实现路径2025-06-09
- 从中国实际出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坚持法治和德治两手抓2025-06-09
- 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2025-06-09
- 为什么走、走什么路、怎么走好: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2025-06-09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理响中国】2025北京文化论坛丨 文化+科技,何以“双向奔赴”?
- 未来五年,北京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园游憩活力群
- 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将伟大抗战精神种进孩子心田
- 扬科技创新之帆,奋力驶向科技强国彼岸
- 数字技术让文化遗产在智能时代焕发全球共生力
- 【党员课堂】宋亚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性修养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和时代价值
- 刘志明:【党员课堂】加强警示教育 永葆政治本色——从思想深处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 顺应发展潮流,推进人工智能安全治理
- 北京上市公司三项业绩数据全国居首
- 九部门出台措施有力有序有效扩大服务消费
精选视频
【2025北京文化论坛】中华文明丨波斯湾畔的“化干戈为玉帛”
【2025北京文化论坛】习近平文化思想|当文化遇见AI:重塑创意产业的底层逻辑
【2025北京文化论坛】习近平文化思想|数字时代的文化“供”与“需”
【2025北京文化论坛】理论看点 | 舒小峰:西山永定河与北京的历史渊源
【2025北京文化论坛】理论看点 | 朱永杰:北京大运河文化带遗产有哪些?
【2025北京文化论坛】理论看点 | 朱永杰:运河在历史上对北京城的影响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