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依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第一,坚持党的领导要求党必须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是践行宪法法律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党治国理政的最基本要求。实践证明,党要遵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正确有效发挥领导作用,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把宪法和法律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各个方面。宪法和法律一经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颁布实施,就具有极大的权威性和普遍的约束力。我们党从中央到地方,以及每一个党员、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其言行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的相关规定。同时,由于中国共产党所处的领导地位,要求我们党必须按照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的要求,以身作则,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带动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严格执行、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第二,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要求党必须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党内法规是党的中央组织以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党内规章制度的总称,是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依据。实践证明,党越是按照党内法规办事,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就越能得到提高,党的执政地位就越能得到有力的保障。新的历史时期,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只有依照党章党规和党的各项制度,遵循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围绕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组织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使党的各项建设制度化、规范化,才能依法治党,使党的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防止党的权力缺失和滥用,才能保证党执政兴国,把党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第三,依法治国是党的领导的重要内容。依法执政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一道,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党的领导的具体体现,也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论断。坚持依法执政,要求必须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保证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督促、支持和保证国家机关依法办事,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法制建设的状况和立法、执法水平直接关系和体现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依法治国就是要从法律制度上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贯彻落实。党能不能正确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大考验。依法治国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了党的执政地位,为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实现党的长治久安提供了根本保障。同时,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是依法治国的根本原则,主要体现于以思想、政治和组织领导总揽法治事业的全局上,在于为法治事业谋大局、定战略、把方向、主大事,尊重法治运行的客观规律,尊重法治实践活动中必要的形式与程序,及时把党的决策转化为法治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意见,把党的主张和要求细化为法治实践活动所必须依循的具体规则,形成对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的指导与规范,把党所倡导的政治文明充分体现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之中。
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2)
- 深刻认识把握“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2025-07-31
- 深刻认识把握“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2025-07-31
- 【函电贺词】习近平致信祝贺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八大召开2025-07-04
- 理响中国・党校微讲堂(第二季)第四讲:为什么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2025-07-04
- 我们党领导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启示2025-07-02
- 我们党领导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启示2025-07-02
- 健全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法规衔接协调机制2025-06-19
- 健全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法规衔接协调机制2025-06-19
- 为什么走、走什么路、怎么走好: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2025-06-10
- 为什么走、走什么路、怎么走好: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2025-06-10
责任编辑:张小青校对:总编室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筑牢安全底座,让智能体发展行稳致远
- 何以感动中国?最是凡人善举动人心
- 民营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要苦练内功
- 城市更新让胡同文化更“京彩”
- 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 董昀 | 读懂中国的五年规划:“十四五”回顾 “十五五”前瞻
- 【党员课堂】陈坚: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作风建设篇
- 铭记抗战历史,在吾辈自强中勇毅前行
- 算力跃居全球第二 数字中国崛起的新质生产力密码
-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超越竞技范畴的技术革新引擎
精选视频
【学习思想】千年生态智慧闪耀绿水青山间
《地道战》背后的真实抗战史
巩固文化主体性的“行”与“径”:新时代的行动与实践
文化主体性的“魂”与“根”: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的文化主体性
鸦片战争后传统文化的“破”与“立”:从近代困境到当代觉醒
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