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一个具有历史穿透力的战略概念

新常态,一个具有历史穿透力的战略概念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

回望“旧常态”

记者:近年来,“新常态”已成为概括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国内经济形势的标准概念。从逻辑上说,有“新”便有“旧”,而且,还有由旧向新的转变过程。那么,“新常态”是何以形成的呢?

李扬:“新常态”是一个具有历史穿透力的战略概念。

一个“新”字,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全球发展划分出存在系统性差别的两个不同时期。就外在特征而言,两个时期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存在高低之别,与之关联的宏观经济变量,诸如财政收支、货币供求、国际收支、就业、物价、利率、汇率等等,均存在系统性差异。就内在根源而论,支持长期发展的实体经济基础,诸如高新科技及其产业化水平、要素供给效率、人口总量及结构、储蓄与投资的对应以及储蓄投资均衡状态下的真实利率水平等等,都显示出不同的性状。因此,新常态概念明确昭示我们:在规划未来之时,我们必须首先花功夫回顾来路,对“旧常态”进行认真分析,搞清楚我们几十年前从何处出发,何以发展到今天,如今又何以不能循旧轨继续走下去。

所称之“旧”,仅取其“过去”之含义,指的是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本世纪国际金融危机之前长达20余年的那一段时期。这一时期是人类社会难以忘怀的一段“好时光”,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低通货膨胀率与低失业率并存,同时,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明显弱化,是这一时期全球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因此,国际经济学界用“大稳定”(great moderation)来概括这一时期。

“大稳定”是全球范围内科技进步、体制机制变革和全球化深入发展的综合产物。尤其要指出的是,此轮全球化是促成大稳定并使之区别于以往繁荣时期的最重要因素。

毫无疑问,在大稳定的总图景中,最美的风景线在东方,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终于摆脱了百余年落后贫穷的恶循环怪圈,创造出经济高速稳定增长30余年的“中国奇迹”。

2007年初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结束了大稳定的“旧常态”。从“大稳定”转换为大危机,并进而进入以长期结构调整为主要内容的新常态,其实只是被“大稳定”繁荣掩盖下的各种矛盾产生、累积、深化、蔓延和爆发的过程。在这个由多因素导致的高度复杂的历史转变中,有两大因素居于关键地位:其一,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经济发展方式偏颇和经济结构扭曲问题,而且,耽于大稳定的安乐,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经济体,长期“善意忽视”(Benign neglect)愈演愈烈的结果扭曲,不思调整;其二,全球分工重组后形成的不合理国际经济秩序,引致了日趋严重的全球经济失衡。

一言以蔽之,随着以大稳定为主要特征的旧常态的结束,全球经济开始进入一个深度调整与寻求再平衡的“新常态”。世界和中国,概莫能外。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