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优秀传统道德理念就是践行核心价值观(2)

传承优秀传统道德理念就是践行核心价值观(2)

第二,传承诚信精神,夯实道德基石。诚信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得以延续、得以发展下去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和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也是沟通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联系交往、把社会成员组织起来的基石和纽带,因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倚重的道德范畴。如《论语·子路》中讲的“言必信,行必果”,就是为人处事的基本信誉原则。对于个人来说,诚信乃是立身之本,“人无信而不立”嘛!对社会而言,诚信首先就是守信,在社会活动中重承诺、讲信用、守合同,以诚正己,且把它作为立业之本。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个人诚信、社会诚信、行业诚信、商业诚信等领域问题严重,将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的共同呼声,人民的热切呼唤。传承诚信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将诚信价值观贯穿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道德风尚等各个方面,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行业,使之成为人与人交往的基本道德规范,成为党员干部和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和职业操守,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品格高下、思想情操优劣的重要价值标准。

第三,传承敬业精神,熔铸奉献品格。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敬业不仅仅是一种工作伦理或职业道德,更是一种人生价值观和人生哲学观。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著名演讲中认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敬业精神是一种基于挚爱基础上的对工作对事业全身心忘我投入的精神境界,它由职业理想、立业意识、职业信念、从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道德等方面构成,其本质就是无私奉献精神。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敬业本质上就是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根基的珍视。韩愈在《进学解》中所说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堪谓敬业价值观的一个经典注解。敬业价值观蕴含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为众多贤人志士所践行。孔子把“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视为仁德的基本要求,把“事思敬”作为对待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做事的精义在于“儆事”。自古以来,有关敬业尽责、忠于职守的例子俯拾即是、不胜枚举。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王猛为相,临终不忘国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搜罗百氏”、“采访四方”写出《本草纲目》的李时珍,等等。当前,践行敬业价值观,就要确立劳动神圣、工作神圣、事业神圣、创造神圣的信念,就要求每位公民都应把自己的职业看成是为社会做贡献,为人民谋福利的光荣岗位,看成是社会、单位运转链条上的重要环节,自觉做到恪尽职守,夙夜在公,兢兢业业为党和国家做贡献,在实现“中国梦”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传承友爱理念,建设和谐社会。友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思想元素。“礼之用,和为贵”,是中华文化的重要道德理念。强调在处理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时,秉持的总的指导思想是“和”。亦即坚持以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来对待自然、社会和他人,以一种宽广的胸怀处理各种关系,主张“天人合一”。值得提及的是,这种“友爱”、“仁爱”思想以“爱人”“成己成人”为前提与目的,以培养爱心实现自身心理和谐,以团结友爱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呵护民众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以珍爱万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以此引领我们走出工业文明和技术理性畸形发展所导致的人的“物化”“异化”和“单向度”困境。传承友爱理念,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区分不同的价值主体、针对不同的价值目标,形成不同的价值规范和价值要求。对广大社会成员来讲,就是要引导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而言,就是要强化人民至上意识,自觉践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真正做到亲民爱民为民富民,主动下基层与人民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开干,坚持到一线去接地气、知民情、找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以实际行动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