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增长和调结构保平衡是关键(3)

稳增长和调结构保平衡是关键(3)

看区域发展

三大新亮点不掩四大老区域

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会议将目光投向区域发展战略—“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明年有个良好开局。”但会议同时突出强调,“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继续实施。”张占斌说,会议释放出完善区域政策的新动向,即更加强调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和共同发展,也回答了外界的一些担心。“未来区域发展要以‘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三大新战略为重点,但并不是说以前确定的老区域规划不发展了,而是新老规划共同发展,突出重点,合力打造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张占斌说。

2015年新型城镇化如何推进?会议一些表述让人眼前一亮:“要有历史耐心,不要急于求成”“要通过改革创新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积极推进市县‘多规合一’”“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环境”……张占斌说,这一方面强调了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要求地方保持清醒头脑和足够耐心,避免出现因盲目设立新区、过热投资等出现“空城”“鬼城”等现象。另一方面,更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要贯穿城镇化发展全过程。

看对外开放

“三个平衡”指明新方向

世界经济仍处深度调整期,全球总需求不振,风云变幻的外部环境下,明年对外开放政策有哪些新变化?会议作出回答—“必须更加积极地促进内需和外需平衡、进口和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逐步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三个平衡’重新定位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通过市场、贸易和投资结构的平衡,更加注重经济转型升级,更加注重增长质量和效益。”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黄薇说。黄薇认为,这一新格局与中国当前面临的对外开放新形势有关。全球各经济体潜在经济增速普遍下调,不断萎缩的外部需求不可能恢复到以前水平,倒逼中国通过自我调整实现内外需平衡,从过去更多依赖出口拉动向更多依靠内需拉动转变。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认为,随着“一带一路”、亚投行等从理念变为现实,新的对外开放战略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崭新舞台,不仅为周边区域和中国自身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这些体现“中国智慧”的方案也将在国际开放新格局下提升中国的话语权。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