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农民增收

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农民增收

——文山市在薄竹镇老屋基行政村实施“三农”发展大规划试点建设扫描

摘要:自“三农”发展大规划实施以来,文山市薄竹镇老屋基村依托地处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发展万亩银杏产业,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为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发展绿色经济和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基础。

文山市薄竹镇老屋基村是2013年全市实施“三农”发展大规划以来的三级试点(乡镇、行政村、自然村试点)中的行政村一级试点。自“三农”发展大规划实施以来,该村依托地处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发展万亩银杏产业,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为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发展绿色经济和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基础。

科学规划重布局 产业调整谋新篇

针对老屋基行政村小农经济意识突出,农民产业化程度较低,抗御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农民增收难的实际,薄竹镇按照文山市编制“三农”发展大规划提出的思路和总体布局,结合老屋基村水和土地等自然生态资源丰富等实际,将银杏产业作为老屋基行政村的主导产业,以打造全球最大的有机银杏庄园为目标,突出集银杏种植、加工销售与观光旅游为一体的高原特色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编制《薄竹镇老屋基片区银杏产业发展规划》,以老屋基为核心,向周边的母鸡冲、期路古片区辐射重点发展银杏产业,到2015年,力争全镇银杏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项目建成实现规划达产目标后,丰产期(5年后)每亩产值达7万元,年产值2亿元以上,可提供300个以上农业产业工人岗位,全村农民当年可获得1500万元以上收入(土地流转费用480万元以上,劳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

市场引领定方向 企业带动促发展

文山市紧紧抓住10万亩银杏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机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扶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抓手,通过从项目资金上给予支持,从政策上给予倾斜,结合老屋基村的自然条件,实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集约化发展模式,引进云南希诺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到老屋基片区发展银杏基地。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该市与希诺康公司签订银杏产业发展的合作协议,对公司银杏种植给予一定经济补助。同时,加强组织协调,认真研究和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座谈、召开群众会议,对发展银杏产业促保护生态环境、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意义进行广泛宣传。帮助群众算清发展银杏产业的经济、生态、市场账。由于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项目建设推进顺利,现已集中流转土地1.2万亩,种植1.2万亩。

合作带动奔小康 做强产业促增收

文山市充分发挥合作社在整合资源、组织生产、争取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和纽带作用,与希诺康公司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和劳务用工合同,农户在享受土地流转收益的同时,被公司吸纳为银杏产业工人,实现打工就在家门口,赚钱就在田地间。同时,为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根据银杏生长特点,前3年套种高棵药材和经济作物,3年后套种矮棵药材和经济作物,由公司选择适合的种苗,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服务和购销服务,解除农民种植亏本的顾虑,推进林下作物循环相生,发展高效复合农业,多元化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不仅解决企业用工难、管理难的问题,还探索出了“一块土地三份收入(地租收入、务工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的促农增收新模式。目前,该村组建了文山市薄竹镇老屋基银杏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成员500余人。带动农户360户1457人,流转土地1.2万亩,兑付土地流转资金480万元,种植银杏1.2万亩,提供就地就业300余人,务工收入达800万元,户均收入3.4万余元,较未发展银杏产业前,户均收入增幅约70%。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