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经济维稳的几个有利抓手 (3)

明年经济维稳的几个有利抓手 (3)

——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

用绿色GDP的眼光看待7%

上海证券报:明年是“十二五”计划最后一年,在经济新常态下,机遇和挑战并存,您如何看待未来的经济发展道路?

陈东琪:的确,明年是“十二五”最后一年,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正处于新常态下的平滑运行过程中。通过我们的努力,会真正开启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首先,中国政府早就从战略上进行了历史性大布局,为后续中国经济以及在全球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新时期国家对外全面开放的重要抓手。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推进一年来,取得了可喜进展。

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被誉为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战略构想、一条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一旦“一带一路”理念变成现实,将构建起世界跨度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走廊。它涵盖44亿人口,GDP规模达到21万亿美元,分别占世界的63%和29%。该区域是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沿途多为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多数国家后发优势强劲,发展空间大,处于上升期。我国与该地区经贸合作密切,占我国外贸的1/4强,近10年贸易年均增长达到19%。

一年来,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正由构想变为现实,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尤其在交通基本建设、贸易与投资、能源与资源、金融安全、双边与区域合作等领域,都取得了明显进展。

其次,中国经济总量快速扩张期已近尾声。

经济自身有其中长期的发展规律,经过30多年的超常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必然需要另一个时期来进行调整,以回到常规的增长轨道上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常年保持了接近两位数的年均增长。然而,在取得惊人成就的同时,也留下了诸多后患,使得高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

当前环境压力已经接近临界状况,未来需要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中获得发展空间,这必然会对发展速度构成束缚。

以环境资源为代价的重化工业发展已难以为继,北京的雾霾就是一个案例。有谁还愿意再用生命和子孙为代价,再创数字GDP呢?

“十三五”期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会快速增长,而15~60岁人口的占比将会下降,这意味着我国正由年轻人口时代向中老年人口时代转变。由人口年轻化推动的高速增长,在转向人口老龄化时代后会放慢。

从产业角度看,工业化初期数量型、铺摊子式的工业化模式基本结束,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转型力度较大,正在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时代迈进,工业占比在下降,服务业占比在提升。

同时,城市化速度放慢。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15年这20年,是中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时期。当时的城市化率不到30%,而明年至少会到55%。20年增加了25个百分点,每年平均增加1.25个百分点。但超过这个阶段之后,市民占比增加,农民占比下降,农民主体型社会开始向市民主体型社会转变。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