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夺取“五年决战同步小康”新胜利

江西:夺取“五年决战同步小康”新胜利

摘要: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对江西实现如期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进行了科学谋划与部署,全省上下务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奋力前行,埋头苦干,迈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新步伐,夺取“五年决战同步小康”的新胜利。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团结奋进、顽强拼搏,打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2013年,江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达到81.1%。但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相比,江西尚处相对落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经济欠发达的面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上仍然面临许多难关。在新常态下,江西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应当在落实省委决策部署上下功夫,按路线图精心“施工”,照时间表分秒必争,以比全国更快的速度发展。具体来说,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全面深化改革,更加充分地激发市场活力。要加快土地、户籍、金融等领域的改革,促进人力、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顺畅流动,实现更高效率的配置和利用;要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取得市场主体认可的实效,着力强化各级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的功能,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产业升级的体制和政策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完善触犯成本高、震慑力强的反腐败体制机制,严禁公权私用,严惩“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行为,等等。

坚定不移地实施扩大开放战略,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扩大开放是江西加速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有效途径。要优化发展环境,打造富有吸引力的环境品牌,使江西毗邻珠三角、长三角、闽三角的独特地缘优势和山清水秀的独特生态优势,转化为更高水平、更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新优势。积极策应国家推进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强化开放平台对接,加速推进昌九一体化,争取昌九新区建设早日获得国家批准,使之成为辐射和带动全省经济加快发展的强劲增长极。切实提高招商引资水平,突出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型、集群型项目。紧紧抓住国际国内经济格局加速变革和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的机遇,努力抢占新一轮扩大开放、承接产业转移的制高点,以新一轮大开放促进新一轮大发展。

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加快法治江西建设。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我们要适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常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将地方立法重点放在维护法制统一、促进依法治省、改善发展环境上,放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完善立法草案公开征集意见制度、公民旁听立法审议制度、立法听证制度和专家参与立法制度及程序;广泛深入地开展普法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维权、理性表达诉求,善于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等。通过加强法治建设,为小康提速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把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放在发展成果共享的首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政之道,厚民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必须千方百计地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生活质量,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要倡导全民创业,全力支持本土人才大胆创业、在外赣商回归创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群众自主创业的发展机制,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推动发展,以创业加快致富。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建立功能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扎实做好就业培训、就业援助和就业服务,通过扩大就业促增收。调整收入分配结构,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继续加大民生工程实施力度,将收入倍增计划纳入市、县政府考核,使之成为一项民生硬任务。不断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打造江西经济升级版。要着力提升农业,充分发挥江西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的条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完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扩大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优质农产品生产规模,提高江西生态农产品和优质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加快促进农业向生态型现代农业转变。要着力做强工业,促进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深度融合,努力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和工业设计能力,努力提高以电子商务为引领的市场营销水平;把节能增效和生态环保作为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引导企业坚持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循环利用,构建绿色工业体系;下大力气打造一批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支撑发展的支柱产业,挺起江西绿色崛起的脊梁。要着力壮大三产,加快发展物流、商务、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使之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相适应;同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旅游、养老、文化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必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抢占科学技术高地,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要大力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制定更优惠的政策,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加大企业创新投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骨干作用;深化科技管理体系改革,完善深化改革的配套政策,推进科技资源优化组合、高效利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面向市场的竞争力,等等。

大力促进文化的振兴和繁荣,建设美好精神家园。民族的振兴,离不开文化的振兴;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繁荣离不开文化的繁荣。要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同步发展。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革除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解决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形成有利于文化发展的软环境,焕发现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活力,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和增长点。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突出抓好公共文化设施改善、公共文化产品有效供给、公益性文化活动和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创新,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体系,保障城乡居民基本文化权益,建设美好精神家园。

千方百计破解“三农”难题,加快推进农村发展。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难点。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手段装备农业、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使农业真正成为富民产业。要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基本要求,大幅度增加投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开展中低产田改造,扩大高标准农田规模;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促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加快推进改水、改厕、改路等村庄整治工程,加快推进净化、美化、绿化农村的清洁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建立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标准。要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统筹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力度,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扩展,发挥工业化的支持反哺作用、信息化的引领提升效应和城镇化的辐射带动功能,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作者系省统计局副局长,高级统计师)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