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式民主的“软肋”与“硬伤”(3)

西式民主的“软肋”与“硬伤”(3)

三、浮于“当下”的民主

囿于当下和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这是西式民主的又一软肋和硬伤。

“浮于当下”即目标短视、利益短视。在西方,政党恶斗,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只注重任期目标忽视战略目标,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政党、政客为了选票竞相讨好选民,选票成为政党的指挥棒,政党围着选票转。美国的“高铁梦”就是政党纷争的牺牲品。1965年,美国出台《高速地面运输法》,这成为美国高铁梦正式出炉的标志。奥巴马政府2009年上台后即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高铁规划,可迄今毫无进展,沦为世界笑话,这一切皆是因为政治。2011年2月,副总统拜登宣布了一项耗资530亿美元的高铁计划,但是,2011年共和党控制众议院后,却拒绝为这项计划买单。美国联邦政府早在2009年就给相关州拨付了110亿美元的高铁建设启动经费,但2010年来自共和党的佛罗里达州新州长上任后立即否决了该州的高铁建设计划,并把24亿美元拨款退回联邦政府。随后,同为共和党的俄亥俄州州长和威斯康星州州长也相继取消了高铁项目,退回了联邦政府划拨的资金。如今,奥巴马的高铁梦已陷入破碎,毕竟在一个政党纷争时代,即使奥巴马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西式民主在“选票”的催发作用下一个劲地奔驰向前,无暇高瞻远瞩,谁能赢得当下就能赢得未来,谁能赢得选票就能赢得当下。资本主义社会是“铁打的民主,流水的官”,党派轮流执政,权力轮流执掌,各路豪杰轮番登场又轮流谢幕,大政方针和战略思路难免改弦更张、前后不续。为了下一轮选票,唯有在任期之内建功立业,“赢得生前身后名”;唯有从当下入手,着眼于触手可及的目标和利益;唯有寅吃卯粮,不惜举债填充当下人的胃口。冰岛破产!希腊破产!爱尔兰破产!欧债危机!美国、英国、法国、日本、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债台高筑,债务高达GDP的50%甚至200%!政客们想要说服选民接受财政紧缩,却又害怕被选民抛弃。民主被迫至此,难道这就是西式民主普世的地方吗?

相比于西方,战略规划的能力和执行规划的定力恰恰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显著优势。一个接一个的五年规划,就是很好的例子。在西方,多党竞选、轮流执政的制度设计以及只顾当前、急功近利的选票导向,决定了西方难以出台中、长期战略规划。邓小平曾说:“美国把它的制度吹得那么好,可是总统竞选时一个说法,刚上任一个说法,中期选举一个说法,临近下一届大选时又是一个说法。美国还说我们的政策不稳定,同美国比起来,我们的政策稳定得多”。(《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1页)中国是一届接着一届干;而西方是一届隔着一届干,一届对着一届干。2012年,英国《金融时报》曾进行过一次“全球著名企业CEO眼中最称职、最可靠的组织是什么”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这些CEO看来,自己的能力是第一位的,中央银行处在第二位,中国共产党居第三位,得票率为64%,远高于美国总统(33%)和美国国会(5%)。他们的理由是,中国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总是着眼长远,而“美国的问题在于政策都是短期的,没有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今天,很多人都在探寻中国崛起的奥秘,或许这就是中国奇迹的制度根源。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