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进一步加强壮汉双语教育工作

广西:进一步加强壮汉双语教育工作

——基于武宣县实践的思考

摘要:利用壮语文教学优势提高壮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对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壮汉兼通人才具有重大意义。要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政府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壮汉双语教育工作的意见》,从振兴民族地区经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高度,提高对发展民族教育的认识,加强对民族教育的领导,为积极稳步推进壮汉双语教育工作提供保障。

今年是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0周年,也是武宣县恢复推行使用壮文、实施壮汉双语教育30周年。武宣把做好恢复推行使用壮文、实施壮汉双语教育作为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重要方面,优先发展民族教育,科学实施壮汉双语教育,培养壮汉兼通人才,加强壮汉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在开展壮汉双语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好成绩,促进了各民族团结和谐、共同进步和民族地区脱贫致富。认真总结开展壮汉双语教育的经验,理清新思路,找准新途径,进一步加强壮汉双语教育工作,是新时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行动。

提高对开展壮汉双语教育工作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对壮汉双语教育工作的领导。壮文的推行使用是壮族人民生产生活需要和壮族人民意愿的具体反映。在壮族地区小学实施壮汉双语教育,能充分发挥壮族儿童学习壮文易懂、易学、易用的母语优势,能有效开发儿童智力,促进儿童思维发展。利用壮语文教学优势提高壮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对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壮汉兼通人才具有重大意义。要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政府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壮汉双语教育工作的意见》,从振兴民族地区经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高度,提高对发展民族教育的认识,加强对民族教育的领导,为积极稳步推进壮汉双语教育工作提供保障。

实事求是,科学实施壮语文教育实验。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现代社会要求必须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掌握基本的规范汉字,具备汉语基本素养。但武宣当地一些壮族儿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存在思维障碍,如果单纯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不利于壮族儿童融入国家主流文化,不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要从壮族民族文化特点和语言实际出发,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壮族儿童学习壮文易懂、易学、易用的母语优势,科学地实施壮汉双语教育教学实验,有效地开发儿童智力,促进儿童思维发展。

继续以壮汉双语教育为载体,开展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艺、体育活动。争取每年办好“5个一”活动。即:一次民族体育进校园活动、一次民族歌曲进校园活动、一次壮语作文比赛活动、一次壮语故事比赛活动、一次民族才艺表演活动。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壮汉双语教学氛围,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

实施壮汉双语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尽快解决壮汉双语教师紧缺问题。要尽快实施自治区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出台的《关于实施小学壮汉双语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的通知》;要配合自治区教育厅做好针对壮汉双语教育开展的“全区百名名师培养工程”、壮语文基础知识培训班、骨干教师培训班、校长培训班、教导主任培训班、教研员培训班等培养培训活动;举行教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竞赛,提高壮汉双语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各种措施提高壮汉双语教师素质,以进一步提高加强壮汉双语教育工作的质量。

(作者单位:武宣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赵婧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