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祭日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但铭记历史并非是为了延续仇恨。今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年以来,中国抗战相关纪念活动呈现“罕见高规格”,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出席了相关纪念日活动。宣示着中国在向世界释放善意的同时,也坚守着自己的尊严底线。
户籍改革
民生向来是政府改革的重点领域,而户籍改革则是“重中之重”。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户籍改革步伐加快。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发布,明确了户籍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原则。7月,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改革制度的意见,终结了沿续半个世纪的“农业”与“非农业”二元户籍。临近岁末,居住证管理办法公开征意见,明确了居住证持有人可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享有的多项权利。2014年,户籍制度改革突破不断,配套改革正渐进式推进。一纸户籍不再成为身份羁绊,为社会释放的创造力量也将不仅仅停留在纸面。
APEC蓝
2014年北京雁栖湖畔APEC会议留下的,除了达成的各项成果,还有令人称赞的蓝天白云。在“APEC蓝”的背后,是华北地区采取的系列史上最严措施保障。然而,APEC过后不久,雾霾连袭北京,“APEC蓝”让饱受雾霾困扰的中国人意识到,治污并非只能被动地“等风来”,政府有能力、有决心治理污染。一抹让人留恋的“APEC蓝”成为国人2014的记忆,也为中国污染治理留下值得深思的课题。
高考改革
或许没有什么能像高考一样在中国每代人心中都占有如此重要分量,高考改革牵动千万中国家庭的神经。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9月正式发布,这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同时,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等多项措施直指教育不公和制度积弊。考试招生制度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前途和命运,2014年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开启全新篇章。
单独二孩
独生子女家庭已成中国社会的独特标签,而这一标签从今年起或将逐渐终结。1月,浙江成为全国首个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的省份,随后各地相继跟进,“单独二孩”政策进入快速落地期。截至目前,全国已有约70万对符合条件的夫妻提出二胎申请。放开“单独二孩”,中国的家庭结构也将逐渐告别“421”模式。而养老、社保、老龄化等诸多问题也随之被大量讨论,“二孩”能否成为中国社会活力的新来源,需交由时间检验,但将给大量中国家庭带来现实与精神上更加自由多元的选择,已是不争的事实。
纵观全年,中国政府致力改革决心坚定,举措果敢。2014即将谢幕,2015起航在即,新常态,新挑战,转型进入攻坚战,改革进入深水区,世界风云变幻,中国,仍在路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