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常态下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在新常态下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摘要:尽管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但并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总结今年经济工作,部署明年经济工作,为我们在新常态下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正确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

经济发展新常态已经成为时下人们谈论经济形势时常用的一个名词。然而,如何正确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及在新常态下如何推动经济发展,却是一个并不容易把握的重要问题。

根据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阐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不论是从消费、投资、出口方面看,还是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资源环境约束等方面看,都将出现一些重大的趋势性变化。这些趋势性变化既是新常态的外在特征,又是新常态的内在动因。总起来看,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将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将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将从增量扩能为主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方向调整,经济发展动力将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整个经济将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如果认识不到这些发展变化或者不愿承认这些新变化,依然采用过去那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继续闷着头铺摊子、不看市场需求上项目,不仅在实践中难以为继,而且将形成更多的过剩产能,贻误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时机,从而犯下不可逆转的历史性错误。

需要明确的是,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绝不意味着当前经济建设不如过去那么重要了、在发展经济方面可以松一口气了,甚至可以任由经济增长下滑而无所作为。这种理解和认识是非常偏颇和错误的。必须认识到,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必须继续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继续把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国之要,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咬定青山不放松。同时必须有新思路、采取新举措、形成新优势,不断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实现以比较充分就业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报率、资源配置效率等为支撑的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使我国经济变得既大又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需要明确的另一点是,尽管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但并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从国际形势看,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我们完全有可能争取到较长时间的和平国际环境;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利因素增多,特别是当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低,为我们以较低价格获取能源资源提供了机会;世界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我国可以发挥国内市场空间大和产业化能力强的优势,利用在部分领域接近或达到技术前沿的条件,通过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国内形势看,目前我国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仍是最高的;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农业发展态势良好,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催生;经济增长质量有新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化解产能过剩有序展开,能耗水平持续降低;城乡就业稳定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诚然,我们也面临不少新挑战,但总的看,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科学认识国内外发展条件的新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更加自觉地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总之,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最需要的是打破惯性思维,既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又切忌“安于现状”“无所作为”,而应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积极适应新常态,科学引领新常态,深入研究新情况,主动采取新措施,努力推动新发展。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