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
镇委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来抓,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理念,坚持尊重民意,维护民利,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持续提高。
1、加快城镇基础建设。坚持每年实施城镇建设民生工程,加快推动城镇基础设施整体升级改造,一是兴建老襄河桥,拉通xxxx财所旁边潮兴路,对318过道车辆分流、镇区面积扩张、集镇环境改善将有明显变化奠定了镇区“三横六纵”道路骨架;二是对集镇长脉公路段下水道、防滑板、路砖进行铺设;三是完善老襄河卫生院段护坡、护砌,为塑造老襄河水乡园林滨河古镇“添枝添绿”,四是大力开展集镇环境整治,对集镇所有遮阳棚、裸露广告牌进行了强制拆除,规范、整齐、统一制作广告牌、匾;五是在长高村开展房屋立面改造整治,切实做到改变集镇形象,美化人居环境;六是大力开展潮愿社区建设,进一步集约土地,彻底扭转xxxx破败形象;七是购买垃圾清运设备、建垃圾压缩站,全面对接xxxx城区、对接农村,提升集镇垃圾处理能力。
2、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一是切实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按照年初部署,今年是计划生育上档提升年,镇委以确保计划生育质量为中心,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目标,以控制出生婴儿性别比为重点,狠抓计划生育工作,确保我镇能顺利完成市里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二是积极开展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镇委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力求让全镇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到年底,我镇今年应参合99926人,已参合98548人,参合率98.6%;参加社会养老保险45616人,有15411人领取待遇。三是继续整合教育资源。新建xxxx镇中心幼儿园,通过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加强义务教育管理,促使“教育大镇”向“教育强镇”转型。
3、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创新。镇委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观念,狠抓综合治理和信访维稳工作,坚持“书记镇长接待日”活动,严格执行领导“接访、包案、下访”制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全镇信访总量、集体访、越级访、异常访等逐年下降。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格局正在形成。据统计,今年全镇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26批434人次,其中化解119起422人次,化解率为95.2%,妥善处置非正常死亡26起,有效杜绝了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四、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廉政建设为主线,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镇委坚持把经受“四个考验”、防范“四个危险”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推动xxxx镇的科学发展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1、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镇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严格执行镇委会议事规划,重大问题集体讨论、集体决定。坚持常委会成员分工负责制、分片包点制,定期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镇委号召所有班子成员讲政治,顾大局,讲团结,讲和谐,讲责任,敢拼搏;严格做到既会干事又能共事,补台不拆台,到位不越位,分工不分家,建功不争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珍惜共事机缘,维护集体团结,增强工作合力;切实把心思用在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上;遇到重大事,不推诿塞责,敢于迎难而上,敢于担责,敢于碰硬,敢于进击,敢于破解难题,敢于攻坚克难。镇委领导主动担负党风廉政建设领导责任,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廉洁从政,廉洁干事。
2、着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关系到党的事业基础,抓基层就是打基础,打基础才能强基业。一是利用“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契机,严格按照“五个基本”、“七个体系”的各项要求,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确保还清旧账、不欠新账;二是深入开展农村干部“双述双评”和五型干部活动。通过积极创新活动载体,有效激发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活力。有力的提升农村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发挥;三是加快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建设步伐,建设综合型服务阵地。切实提高村级组织运转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
【公文写作栏目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