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目录
自序:书有生命
一、中国地缘政治及其特点
(一)中国地理形势——与欧美比较
(二)中国地缘政治优点和特点
(三)中国内陆地缘政治的区域比较
(四)国都的功能及其变迁规律
二、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地缘政治互动规律和特点
(一)中国近代地缘政治变动及其规律
(二)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地缘政治互动的特点
(三)中国与周边地缘政治互动棋谱中的“支轴国家”
(四)人民:地缘政治中最能动的因素
(五)基本结论
三、丝绸之路与中国西域安全
——兼论中亚地区力量崛起的历史条件、规律及其因应战略
(一)概念及其界定
(二)中国西域地缘政治特点及其稳定的关节点
(三)喀什—兰州:稳定西北的战略线
(四)判断与预警
(五)东海是当前中国安全的主要矛盾
结束语:大国崛起于地区性守成,消失于世界性扩张。
[1] 毛泽东对《资治通鉴》尤为偏爱。在他故居藏书中,既有这部书的线装本,也有20世纪50年代中国古籍出版社标点整理后的平装本。在这些书里,到处留下他阅读、圈点、批注的手迹。毛泽东晚年曾向身边护士孟锦云推荐《资治通鉴》这部书,要求她认真阅读。毛泽东说:《资治通鉴》是一部难得的好书,这部书他读过17遍,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毛泽东晚年床头总是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书中有不少页都被透明胶贴住,上面留下了他多次阅读的印迹。薜泽石:《听毛泽东讲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59〜360页。
[2]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人民出版社版1975年版,第11页。
[3]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人民出版社版1975年版,第12页。
[4] 据报导,2011年马克思的《资本论》在德国的销量比2005年增加两倍,是1990年的100倍。马克思塑像又重新回到了德国莱比锡大学的校园。《欧洲争论资本主义出路,马克思〈资本论〉再畅销》。
[5] 马克思:《资本论·英文版序言》,人民出版社版1975年版,第37页。
[6] 《孟子·尽心下》,刘俊田等译注:《四书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35页。
[7] 1965年6月26日,身边医务人告诉买了两套医书。毛泽东回应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8月5日,在会见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代表团,当问时毛泽东在打仗前是否看过军事著作时,毛泽东说出引文中的话。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05、518页。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29页。
[9] 顾祖禹(1631~1692年)字复初,江苏无锡人,居常熟。著有《读史方舆纪要》,着重考订古今郡、县的变迁和推论山川关隘战守的利害,附图要览,共134卷。左宗棠评价说:“顾祖禹于地学最称淹贯。”([清]左宗棠:《遵旨统筹全局折》,见《左宗棠全集·奏稿6》,岳麓书社2009年版,第648页。)
[10] 1970年12月,毛泽东调任李德生为北京军区司令员。他问李德生:“你看过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吗?这是一部军事地理的参考书,要找来看看,先读有关华北部分。你知道北京为什么叫燕京,北京最早的居民点在哪里?当北京军区司令员,要了解北京的历史地理,了解华北的历史地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364页。
[11]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
[12]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页。
[13] “两个一百年” 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2年11月8日)》。
[14] 唐太宗《帝范》:“夫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其为下;自非上德,不可效焉。”吴云、冀宇编辑校注:《唐太宗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5页。
[15]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赞》,阙勋吾等译注:《古文观止》(上册),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74~275页。
[16]1958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红孩子》及其以“时刻准备着”为主题词的电影歌曲风靡全国,历久不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