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用教育实践活动经验指导基层党建工作(2)

重庆:用教育实践活动经验指导基层党建工作(2)

规范基层党组织生活,纯洁队伍正风气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广大党员干部接受了一次高质量的思想洗礼。但同时也要看到,这些成果是在上级严格要求和有力督导下取得的,要保持常态并不容易。因此,要针对基层党组织生活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教育、改造和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

要把教育实践活动中好的做法规范化、制度化,比如交心谈心、剖析检查、严肃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有效克服基层党组织“学荒会荒”、好人主义盛行等现象。

切实解决党组织生活平淡化、形式化问题。打破政治学习就是读报纸、学文件等老套做法和习惯思维,探索专家辅导、典型宣讲、案例研讨等丰富多彩的方式,把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寓于小讲座、小典型、小故事当中,深入浅出、释疑解惑,激发党员爱党、兴党、护党的动力。

要严肃纠正庸俗化倾向。针对部分党员干部参加组织生活要求发补贴、搞吃喝等现象,加强党员党性教育,让党员深刻认识到党组织是政治组织,而不是慈善会,参加政治生活是“必答题”,而不是“选择题”,自觉维护党的纯洁性。

整顿“后进”党组织,解决问题补短板

实事求是地讲,基层党建在当前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遮掩不住,更回避不了。因此,抓党建就要强化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认真总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并加以运用,补齐基层党建的“短板”。

结合实际制定标准。采取基层党组织自身查、党员查、群众查、上级党组织帮助查、相关部门协助查的方式,每年确定一批“后进”作为重点整顿对象,防止以次、以中充好,使“后进”整顿由“突击战”变成“常规战”。

抓住党组织“带头人”这一关键,坚持以党性强、能力强、改革意识强、服务意识强为标准,通过外出能人回请、优秀干部下派、离退休干部选聘等方式,选优配强“后进”党组织领导班子,切实解决组织涣散、领导软弱等问题。

整合资源攻坚突破。通过采取常委包点、部门帮扶、干部蹲点等措施,推动人才、资金、项目向“后进”党组织倾斜,从而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

(作者单位:九龙坡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