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简政放权方面,今年花大力气进一步简化或取消不必要的行政审批和程序,直接激活了微观经济主体,释放制度红利。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是本届政府开门办的第一件大事。到今年九月我国先后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中央层面政府核准的投资事项比2013年减少40%,连同2013年减少的60%,本届政府前两年中央层面的核准项目数量共将减少约76%,对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平稳度过换挡期至关重要。小微企业、现代服务业创业环境进一步改善。转变政府职能是当前形势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和重大举措,而简政放权则是改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是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一招。通过简政放权,放开市场“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看得见的手”。让“放”和“管”有效结合起来,形成现代化的政府管理手段。
4、民生改革方面,户籍制度、教育、医疗、体育、社会保障方面的改革有序推进。户籍和社保方面,2月7日国务院指出将合并新型农村社保和城镇居民社保,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7月30日国务院指出将要建立居住证制度。国务院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教育领域,高考改革“落地”、教师轮岗“加速”、严惩教师“失德”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教育领域长期健康发展。医疗体系改革,在加快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积极推动社会办医、扎实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规范药品流通秩序等方面都取得了扎实的进展。体育改革方面,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部署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文件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消费需求愈加旺盛,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提升,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5、价格、节能减排和土地改革方面今年都出台了较为具体的规划,并逐步付诸实施。资源要素价格改革方面,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更大程度地让市场定价;决定实施普遍性降费,进一步为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减负添力。节能减排方面,国务院5月15日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根据《方案》,今明两年,我国将努力实现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面,12月2日中央深改组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指出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关系密切,试点工作中要分类实施。
总体而言,这些短期宏观调控的应对政策和中长期利好中国发展的深层次改革举措,保证了中国经济在2014年平稳健康发展,既做到了稳定经济波动,又做到了进一步改善经济结构、惠及广大民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