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中国,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3)

领航中国,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3)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述评

摘要:历时一年多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了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解决了一些多年想解决没有解决的问题,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

一张是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一张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路线图,两张路线图相互交织、交相呼应,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径吻合一致,在一个时间轴上徐徐展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大而根本的保证是什么?“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回答。

“当时就让我看到了希望。”回想起一年多前西柏坡九月会议旧址里习近平总书记“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这句话,西柏坡村老党员闫青海记忆犹新。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需要大气候,也需要小气候”……

从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到用人不唯票、不唯分、不唯GDP、不唯年龄……

两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无死角、全覆盖、不放松,世界上最大执政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

“习近平执政两周年,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岁末,新华网发展论坛上,网民纷纷就此留言——

“站得高,看得远,想得透,抓得准,有战略思维”;

“七百个日夜,新常态治国,八规治贪腐,十八般用全”……

知难而进,蹄疾步稳。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彰显了中国的大战略、大布局、大手笔。”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

“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自信从容、务实担当,彰显出坚定而鲜明的执政风格

“他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在中国拥有这样的影响力,这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访华20多天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一个商业圆桌会议上,这样评价自己眼中的习近平。

而在习近平看来,“两年时间可不短”。在同奥巴马瀛台会面时,他用轻松的话语,传递出只争朝夕的使命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

正是用这两年时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地开新局、树新风,将中国的影响力推向世界;

正是用这两年时间,崇尚实干、埋头苦干,中国领导人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解答着时代赋予的全新命题。

出访11次、到访31国,同100多位来华访问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举行会谈会见,在国内考察20多次、足迹遍布20多个省区市、特别行政区和高等院校、部委……履职两年多来,习近平的脚步从未停歇。

境外媒体评价说,执政的历程类似长跑,但习近平却是以短跑速度开局。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催动着一股激荡奔涌的执政新风席卷神州大地,鲜明的执政风格日益彰显。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求真务实的执政风格改变着整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向世界展现出一个复兴大国的蓬勃气象——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宏伟的蓝图,没有落实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从治理“舌尖上的浪费”,到整治一张贺卡、一盒月饼背后的奢靡之风,一件件小事有始有终,以徙木立信之效让人们看到了中央真抓实干、刚性执行的信心和决心。

身先士卒,以上率下。攻坚克难的路上,需要坚强指挥、上下同欲。

从坚持两年不松懈的八项规定,到开展两轮、收尾不收场的教育实践活动,一次次动真格、做实事,展现出中央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的能力和魄力。

“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

正是本着这样一种“钉钉子”精神,两年多来,中央领导集体言必信,行必果,招招指要害,件件有落实。

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雷霆万钧的背后是一种越是艰险越要向前,敢于担当的勇者之风——

2014年,不断深入的反腐败斗争震撼人心。随着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人落马,人们看到了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体会到了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

“不是没有掂量过。但我们认准了党的宗旨使命,认准了人民的期待。”习近平斩钉截铁地说。

向固化的利益藩篱宣战,对党内盘根错节的问题进行梳理。自我批判、自我开刀、自我革命,由此带来的压力、风险和挑战,只有勇敢者才能顶得住、扛得动。

“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信念坚定、从容不迫,战略定力的背后彰显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有底气、有自信的精神状态——

回忆起两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那段振奋人心的讲话,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黄振春至今依旧激动不已。

“习近平总书记连说了3个‘一定能实现’,当他最后说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时,语气平和,但充满自信,话音一落现场就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这是引用频率很高的一句诗。

上任伊始,“自信”就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最鲜明的精神特质。

这份自信,体现在坚持走中国道路的坚定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

这份自信,体现在面对经济新常态的从容淡定:“以目前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

这份自信,体现在应对外部挑战时的战略定力:“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治大国如烹小鲜。自信是一种行事风格,更成为一种执政境界。

“务实、担当、自信,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风格鲜明地体现在治国理政的行动上,体现在其所从事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和外交、党的建设等所有活动领域。”中央党校副教育长韩庆祥说。

“我们人民共和国的航船正在破浪前进,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