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疏导
如果不幸遭遇踩踏事件,德国专家的建议是,无论组织者还是参与者都要尽量保持冷静。
对于组织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冷静决策,最好能在踩踏发生初期就采取行动,向人群传递真实、明确的信息,并按照预案尽快疏散人群。如果组织者着急地大吹口哨或喊叫,反而容易加重恐慌情绪。
德国心理医生赫伯特·米克说,人们在遭遇不明侵扰的情况下如果能够感受到权威发布的安全信号,就可能不那么容易陷入慌乱。
对于遭遇踩踏事件的个体来说,冷静同样至关重要。人们应尽可能避免被恐惧情绪传染,尝试找到紧急出口的位置,并朝出口移动。在此过程中,应保持站立,并顺着人流方向侧向离开人群。如有可能,还应尽量安慰身边乱了方寸的人。
在慌乱中保持冷静不但可能自救,还可能帮助他人。柏林洪堡大学群体行为专家延斯·克劳泽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人群中,如果有人坚定自信地朝某一方向移动,其他失去方向的人也会选择跟随他移动。
另外,事件平息后,对亲历者的情绪疏导也很必要。杜伊斯堡踩踏事件发生后,当地警方建立了心理咨询热线,帮助民众克服心理难关。
安全预案
公共安全专家扎比娜·丰克说,举办大型活动前,组织者应提前做出危险分析,考虑到可能带来风险的任何细节。
她认为,活动过程中,组织者需时刻关注现场情况,留意人群动向,即使是隔离带前的垃圾也不能忽视,因为垃圾可燃。活动结束后,组织者仍然需要控制离场人流,避免人群同时涌向地铁站台等狭小区域。
她指出,安全预案仅仅符合法律规定还不够,不同活动有不同的参与群体,活动策划时还要考虑到这些人的心理状态等没有在法规中标明的因素。
现阶段,德国大型活动安保措施主要包括配备足够的安保和医护人员、限制入场人数、避免狭窄出入口、用隔离带将人群分流、保障足够的逃生和救援通道、设置醒目指示牌、提前提醒人们可能出现的危险等。
同时,一些企业和科研机构还利用无人机拍摄等手段监控人流,一些活动组织者也在尝试借助手机应用提示人们可能出现的危险及规避措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