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恩富: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与现实(5)

摘要:程恩富,中国社科院首批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成员、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学科带头人。本部报告中,程教授详细地阐述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和界定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各种社会现象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程教授不但分析阐述了当下的一些热点理论问题,创见性的提出了一些观点,还结合领导干部自身,指出领导干部在学习政治经济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可谓面面俱到。该报告一气呵成,没有任何加工成分,宣讲家网站特贡之以飨广大领导干部!

全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世界性国际性的一次经济危机,第一次经济危机就是1857年,第二次就是19世纪的70年代,大体上1873年然后以后资本主义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每过十年左右会爆发一次经济衰退,这是西方经济学的用语,马克思主义的用语叫经济危机会周期性爆发,那么当代我们说资本主义国家,二战以后它倒并不是十年左右,它产生衰退和危机的频率快了,因为它有反危机的措施,国家加强了宏观调控,所以它有一点经济衰退它就去调控它,调控它,所以它这个时间有时候就把它推迟了,所以有时候我们去看不少资本主义国家,四五年、五六年就有一次,但是这次危机的力度是不是都很大呢?那不一定。所以从上一世纪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就是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1929年到1933年的大危机,那么这次大危机也是表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基本结束了,因为在19世纪末按照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是马歇尔经济学,是过去法国萨伊,庸俗经济学家萨伊他讲的。买卖是可以平衡的,供给是可以平衡的,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经济危机,那么二三十年代的大危机,资本主义生产经营倒退了30%左右,每个国家不同,但是总体上倒退了30%左右非常严重。

这时候在经济政策上就出现了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他也不管你经济学界怎么说了,他就要解决现实问题,工人失业、经济倒退,工人没有收入怎么来解决呢?那么他就实行了国家调控,就是国家办一些国有企业,国家来干预货币和财政产业政策等等,劳动政策他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有所调整,这就是罗斯福新政,同时在西方经济学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就部分推翻了过去的萨伊定理等等。就出现了凯恩斯出现的一本重要的著作叫通论,简称通论,这个通论里边就是强调微观经济运行中间不可能完全自行平衡,必须要有国家他们叫国家干预,我们中国是叫国家调剂,国家宏观调控等等,就国家要发挥重要作用。所以二战以后在罗斯福新政这次在政界,学界就是凯恩斯通论,正好他们理论和政策是相吻合的,所以二战以后就出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这样一个,出现了市场调节和国家调节这样一个新的组合,叫双重调节系统,那么目的就是要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解决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但是凯恩斯主义实行了几十年以后,到了上一世纪70年代,1973年1974年时候资本主义爆发了一次严重的、是二战以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就表明长期实行作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凯恩斯主义和罗斯福新政都不能根本解决基本矛盾,尽管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不能根本解决,到了一定时期,它仍然会爆发,因为凯恩斯,按照凯恩斯主义理论,如果实行通货膨胀,温和的通货膨胀,例如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每年是2%左右的话,他认为会刺激投资,刺激消费,刺激就业,也就是说它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倒退,这两个现象不会同时出现,但是搞了几十年以后,到了七十年代中期,西方国家,主要国家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经济倒退,经济衰退,或者叫经济危机。

责任编辑:郑瑜 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