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增选改革与学人精神的重建

院士增选改革与学人精神的重建

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增选工作在1月1日启动,两院为规范院士增选工作,均在去年12月底公布了新的院士增选实施办法或细则。中国工程院内部人士对记者介绍,年轻化、处级以上干部不得成为候选人等规定是此次增选的变化亮点。此外,在院士候选人提名中,“单位推荐”或“归口部门推荐”的渠道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提渠道由3种缩减至2种,即院士推荐与有关学术团体推荐。(1月7日《新京报》)

院士增选规则调整,无疑契合公众期待。之前,由于“官员院士”现象,以及贿选丑闻的存在,呼吁变革的声音早已愈发强烈。相当长时间以来,在我们的社会语境内,院士群体的角色属性,实则是扭曲的。其不仅产生于一个存疑的选择过程,更在认知层面被大众深深误解。此般局面贻害甚大,甚至从根本上动摇着,这一学术加冕机制的道德合法性。

现实来看,所谓院士增选的“变化亮点”,恰是针对那些广为诟病的顽疾。比如说,“处级以上干部不得成为候选人”。其所意图化解的,便是传统意义上官学不分、赢者通吃的困境。考虑到高阶行政官员,不具备从事学术研究的充分时间和精力,故而将之排除在院士增选人选之外——这是显而易见的常识判断!诸如此类,院士增选改革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旨在恢复那些理所当然的事情。

减少行政干预,将院士增选事项,交还给学术共同体本身,实乃此次改革的逻辑主线。必须厘清的是,只有诉诸于知识群体的自我动员、自我参与、自我实现,院士评选才能回归其应有面目……达成此一目标,一方面有赖于主管部门积极放权,另一名则需有健全的程序架构“接盘”。就后者而言,规范候选人提名渠道,便是应有之义。

院士增选模式变革,其意义绝不止于两院本身。很大程度上,此举宣示了“知识至上”价值秩序的重新确立。新增院士去官化,意味着学术成就本身的权重增加。自此而后,科研从业者无需再经过“当官”这个媒介,就有望获得公允的社会评价,以及可观的荣誉认可。一言以蔽之,专业精神和专业标准的归位,让学术共同体在某些方面,摆脱了被支配的压抑地位。

终究,只有学人才有资格为同行授誉,这是一个彼此致敬、相互激励的过程。涉及自身评价,学人共同体理应享有优先的话语权。惟其如此,方可让这个群体,衍生出足够的身份认同与职业责任。或许,在系统化重构学人独立价值的种种努力中,改变院士增选模式,只是其中的小小一环。然而,因其从学界的顶端切入,势必会产生自上而下的连锁效应。理想状态下,我们希望看到,通过更精确的社会分工,学术群体能找到充裕的空间安放自我。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