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有的坚决取消
李克强总理开宗明义指出,简政放权改革要给政府削权,把不该有的审批事项坚决取消、下放到位;同时,对于那些确实需要保留的审批事项,还要规范流程,构建一个“行政权力的法治化系统”。“不规范的行政审批流程容易产生寻租现象,滋生腐败土壤。所谓规范的审批流程,其核心理念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总理说,“你有再大的关系、再大的‘实力’,也要和其他人一样,决不能绕过法律规定,破坏法治。”
新年以来第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就聚焦治理“审批难”有其深意,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简政放权作为重要抓手,肯定会持续推进。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2015年,政府将对前期已出台的各类政策会加快实施步伐,促其尽快发挥效力。在推动简政放权、加大薄弱环节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稳步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坚持不懈,加以推进。【查看全文】
铲除行政审批“沉疴” 将简政放权进行到底
新一届政府自成立以来,一直将简政放权作为我国政府进行自我改革的工作重点,简政放权贯穿于2014年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全年。在2014年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多次提到简政放权。在中央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简政放权已呈蔓延之势席卷全国,很多省份推出了配套政策来响应中央的号召,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简政放权是政府自我革命、向自己开刀的过程,不但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真抓实干的落实,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当前,仍有一些地方政府舍不得交出手中的权利,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对简政放权的指示或置若罔闻、听之任之,或变相执行,导致简政放权“最后一公里”无法打通;同时,对于已取得成效的省份,也难以保证政府“瘦身”不反弹。此外,推进简政放权还存在着审批事项不规范,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滞后,“窗口单位”部门交叉、机构重叠等问题。
新年伊始,简政放权作为“当头炮”成为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首个议题,体现了政府对于加强行政体制改革的决心,我们期待将简政放权进行到底,一抓到底,让改革释放更多红利,让市场活力全面迸发。【查看全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