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改革同样可能是明年改革重头戏。2014年底,从预算法的修订开始,启动了一轮地方债的改革。近年来地方债务的各种小风险不断,从云南城投债停止付息风波,到今年山西一款短融券出现兑付危机,地方债成为中国政府畸形膨胀的肿瘤。
改革先要切除肿瘤,这可能会进一步限制地方政府的融资能力,并加剧经济下滑。但改革势在必行,2015年的财税改革应会在更高的视野层面讨论或者启动初步,比如央地之间事权的划分,也可能启动要到2016年。这些涉及重大体制机制变革的事项,都不可能在一年内完成,而可能需要更长的历史周期考察。其影响及具体的走向,也需要在2015年的月度政经分析中密切关注。
中国政治运作的核心在执政党,而目前为数不多的党内规章确实对于内部监督、内部管理远远不够。在反腐之外,2015年党内的制度建设同样值得关注。其中包括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内部的运作规章、地方党委常委的运行规则细则等等。
在社会领域,笔者维持去年对此领域的评价,认识仍远远不够,达不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水准,但改革的急迫性却一点也不亚于经济改革。社会体制改革主要是放开公共服务,平等对待国办公共服务单位——事业单位和民营机构。
民众新的消费需求很多来自公共服务行业,无论是政府提供的,还是事业单位,如医院、教育等各领域。这些垄断领域如果能打破国有民办的差异,让民办机构享受同等待遇,不仅仅能拉动经济增长,还能促进社会和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