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和命名始末

“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和命名始末

1945年4月23日,苏联红军攻入德国柏林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开幕。547名正式代表和208名候补代表洋溢着胜利的喜悦,聚集在庄严肃穆的中央大礼堂里。

l7年之前,在大革命失败的低潮时期,为了摆脱白色恐怖,党的“六大”不得不在莫斯科召开,l7年后,经过土地革命,经过抗日战争,党的“七大”得以在全国抗日的圣地延安召开。如果说,1937年12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召开“七大”时,全党还只有五六万党员,八路军、新四军不超过l0万人,初具规模的根据地只有陕甘宁和晋察冀两块,那么现在,全党已有党员120万,军队91万人和民兵220万人,19块根据地拥有人口近l亿。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打败侵略者,建立新中国的领导核心。

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大会主席团成员、秘书长任弼时宣布大会开幕。任弼时的声音刚落,会场上便潮水般响起了掌声。代表们的掌声把穿着粗布上衣、圆口布鞋的毛泽东请了起来。毛泽东以他浓重、也引以自豪的湖南乡音致了开幕词。开幕词就是针对蒋介石《中国之命运》的文章撰写的《两个中国之命运》。

从那一刻起,毛泽东自信中国的天上已出现了第二个日头。而这个日头,就是他领导的中国共产党。许多代表还是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和亲耳聆听毛泽东那如诗如歌一般,又费解难懂的湖南口音。但作为这么一个大党的代表就是荣耀啊,谁都压抑不住自己的兴奋。

只有坐在前排的王明心情难抑难忍。没有人此时能走进他的心灵。毛泽东的开幕词致到一半,王明站起身来,悄悄地走了出去……

毛泽东从眼睛的余光里看到了王明留在门口的背影。他的嗓门儿便更高更嘹亮起来。他向代表们宣告:中国共产党将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4月24日,由毛泽东向大会作了题为《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4月25日,朱德向大会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

5月14日,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这是大会的三大报告之一。他在会上讲了两天,特别是对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的阐述。七大会议上,毛泽东思想正式列入了党章。

要讲清“毛泽东思想”命名的来龙去脉,张如心应当一提。 1941年夏,党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撰文,提出了毛泽东的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在中国的发展,毛泽东的路线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路线。同年秋,国统区文人叶青读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论新阶段》、《新民主主义论》等文后,在重庆出版的《抗战与文化》杂志上撰文,提出了“毛泽东主义”问题。不过,叶青说,“毛泽东主义”是“中国农民主义”,是“太平天国洪秀全的再版”。

1942年2月18日,张如心在《解放日报》上发表《学习和掌握毛泽东同志的理论和策略》一文,批判叶青的观点,论述“毛泽东主义决不是什么农民主义,洪秀全主义,它是20世纪的中国无产阶级的理论和策略,是中国民族解放社会解放的科学武器,也是真正的三民主义的发扬者与执行者”。在他的文章里,张如心这样写道: 

“毛泽东同志的理论和策略正是马列主义理论和策略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同志的理论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