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尚武精神锻铸当代军人血性

用尚武精神锻铸当代军人血性

习主席多次指出: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这一指示振聋发聩,很有针对性。30多年无战事,我们的军队是否还有战争年代那么一股狠劲,那么一股虎气?军人的脊梁是否还是那么坚硬?回顾历史,中华民族从来就不缺少血性,许许多多的民族英雄诠释和传承着在血与火中锻造了数千年的尚武精神,人民军队更是培育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如何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锻铸当代军人血性,是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

尚武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是具有尚武精神的伟大民族,屈原的“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虽离兮心不惩”就是这种精神的生动写照。《礼记》记载:西周时期,男孩子一出生,就要在产房门上左边挂一张代表武事的弓,作为他来到人间的标志,出生后第三天还要抱出来行“射礼”,象征着男儿具有威服四方的尚武精神。先秦时期,诸侯争雄,尚武之风炽盛。当时,士大夫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诗、书、礼、乐、御、射”。其中“御”是驾驶战车,“射”是射箭,都是军事技能,属于“武”的范畴。一旦发生战争,贵族男子几乎全部参战,并且视战死沙场为荣耀。史书多云“楚人好战”、“秦风酷烈”、“越王好勇”。到了汉代,尚武之风更盛,霍去病封狼居胥,班固投笔从戎,陈汤斩郅支单于以扬国威等等,尚武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所以,梁启超说:“中国民族之武,其最初之天性也。”

与西方相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尚武精神不是狭隘民族主义,不是耀武扬威、穷兵黩武,更不是对他国财富的掠夺和对人民的屠杀,其核心内容是以战止战。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向长期侵扰边关的匈奴用兵,在赶走匈奴、消弭了边患之后,也就班师回朝了。明朝拥有举世无双的造船技术和庞大舰队,并多次成功远航,却丝毫没有殖民海外的念头。可见,中国历史上的尚武,多是自卫性的,是对外族入侵的奋力反抗。

不可否认,中国历史上也有尚武精神丧失殆尽的时期,比如宋朝中后期、清朝末年等历史时期。但是,这些时期丧失尚武精神的主要是统治集团。尽管统治者腐朽懦弱,尽干些丧权辱国的蠢事,但民众的尚武精神并未泯灭。比如,当北宋统治者面对来自北方的攻势屈辱退让之时,边疆的百姓自发结成“弓箭社”,他们倡导武风,“带弓而锄,佩剑而樵,出入山坡,饮食长技与敌国同”,敌来则战,敌去则耕,给予南犯之敌以沉重打击。

历史反复证明,尚武精神是奋发图强精神的重要体现,尚武精神强,则国家强民族强军队强;尚武精神弱,则国家民族弱。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原因各异,但有一点相同,那就是:承平日久,精神懈怠,整个社会特别是统治集团贪于安逸,得过且过,尚武精神就会丧失殆尽。据史书记载,宋神宗时,西夏屡次寇边,在人口、兵员、财富和武器装备都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朝廷竟然不修武备,不张挞伐,年年送金银财帛试图安抚,还美其名曰“赐”,自我安慰这是“仁德怀远”。欧阳修这样形容当时的懈怠状况:“上下安于无事,武备废而不修,庙堂无谋臣,边鄙无勇将,将愚不识干戈,兵骄不知战阵,器械腐朽,城郭隳颓。”晚清的GDP并不落后,但面对世界列强围噬,不是精武强兵、奋起御敌,而是穷奢极欲、死保特权。《申报》社论评述当时的官场说:“今日之执政者,其心思惟欲保全现在之禄位而已,或者欲超越现在之禄位而已,其外,固一无用心者也。”尚武精神的泯灭使军人斗志尽失,军队内部糜烂孱弱,诱发外敌毫无顾忌地宰割欺凌。青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认为,“武风不振”是近代中国羸弱的重要原因,可谓一言中的!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