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务必”精神的历史背景和内容

“两个务必”精神的历史背景和内容

摘要:1919年开始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经过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共计近30年艰难困苦的磨砺和锤炼,到1949年时,已经炉火纯青功成名就的程度。中国历史发展到这一时期,应该沉淀出丰硕的成果——旧世界应当在这里灭亡、新中国应当在这里崛起!

1919年开始的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经过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共计近30年艰难困苦的磨砺和锤炼,到1949年时,已经炉火纯青功成名就的程度。中国历史发展到这一时期,应该沉淀出丰硕的成果——旧世界应当在这里灭亡、新中国应当在这里崛起!

众所周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仅仅50多人。但是,由于她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属于优势结合,适合中国的国情,因而,中西合璧,得天独厚,发展迅速。当时的中国社会,中外反动势力相结合,反动的北洋军阀在各自的帝国土义势力支持下,不仅仅抢地盘扩充势力互相厮杀,而且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中国人民,镇压中国的革命运动,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压迫愈深反抗愈烈。尤其是国民党新军阀的反动统治,不仅没有解决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而且使其更加尖锐和深化。这就为中国革命的烈焰提供厂充足的干柴,促使星星之火燃起了燎原之势。第一次大革命虽然在蒋介石和汪精卫两个反动集团的联合剿杀下惨遭失败,但是烈士的鲜血使得中国共产党逐渐觉悟,懂得了统—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因而,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能够经受得住国民党的五次围剿,又经受住内部三次“左”倾错误的洗礼,再经受得住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磨难和锻炼,使之磨砺得更加成熟和坚强,把毛泽东思想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万民敬仰的领导力量,经过两年解放战争,不仅打破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而且又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使得敌我力量有了重大改变。到1949年,党中央和毛泽东进驻西柏坡之时,我军与国民党主力进行最后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得胜券在握。于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能够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1947年7月--9月,中共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了全国土地工作会议,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大纲》,使的260万翻身农民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千千万万个农民推着小车上战场,夺取了战争胜利;1948年9月——1949年1月,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指挥了气势磅礴的三大战役,在世界军事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1949年3月5日——13日,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制定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各项政策,画出了革命胜利后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新国家的宏伟蓝图,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作好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在新中国即将成立的前夕,在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的历史关头,为了防止党中高瞻远瞩,强调务必防止产生骄傲情绪和防止破坏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为执政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毛泽东指出:“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可能增长。因为胜利……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所以,全党必须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未来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任务更艰巨,因此,“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在党内树起了顶天立地的“两个务必”警示党的作风。全会还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六条措施:(1)不给党的领导者祝寿;(2)不送礼;(3)少敬酒;(4)少拍掌;(5)不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6)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并列。这就为党执政后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

1949年,在中国革命即将胜利的前夕,面对党的工作中心将由农村转向城市的重大历史转折,毛泽东同志向全党提出了必须做到“两个务必”和六条措施,旨在提醒全党的忧患意识和使命感,为将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必须做好持久和艰苦的思想准备。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