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恩河河曲考古遗址群位于爱尔兰都柏林以北50千米的博恩河北畔,1993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博恩河河曲考古遗址群位于都柏林以北50千米的博恩河北畔,包括三个史前遗址,即纽格莱奇(Newgrange) 、诺斯(Knowth)和道斯(Dowth),这个地区是欧洲史前巨石艺术最大和最重要的集中地。那里的遗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宗教和丧葬习俗文化的风貌。
博恩河河曲考古遗址群位于爱尔兰都柏林以北50千米的博恩河北畔
纽格莱奇墓
博恩河湾是一系列小的冰川山丘组成的5平方英里大小河流交汇处,这里也是发现三个史前遗址的地点,有时也被称作布鲁纳比奈皇家墓地。纽格莱奇墓这个地方是三个埋藏遗址之一,也叫做通道墓地。作为通道墓地的遗址的描述仅仅指明了这个土堆处曾经有一条通向中心会所的通道。
巨墓始建于公元前3100年左右,但直到1699年人们才在修路时偶尔发现了它。现在,它是爱尔兰最有名的史前遗迹,也是西欧发现的此类墓葬中水平最高、构思最奇特的一个。从外形看,古朴的纽格莱奇巨墓不过是高坡坡顶上一个微微隆起、遍覆青草的圆形大土堆,但其实,它的构造堪称工程史的奇迹。巨墓基就由97块数吨重的大石头水平铺就,其中许多块都刻有象征意义的图案。而整作墓则是由20多万吨石头河土块垒成的。
墓区石头上的螺旋形图案或单独出现或成组出现,有时沿同一方向旋转、有时故意反方向旋转。绕过巨大的墓门石,走进墓穴内部,便见一条19米长、低矮笔直的石头甬道,尽头是一个不规则的圆形石屋,约6米高,一次只能容十余人站立。室内三个壁凹,每个壁凹里有一个大石盆,大概是进行某种宗教仪式用的。在石室里,考古学家发现了两具尸体残骸、至少三名死者的骨灰、四件垂饰、两串珠子、一片燧石、一个骨制凿子和一些骨制别针等等。但死者什么人,至今不得而知。
博恩河河曲考古遗址群包括三个史前遗址
巨墓设计最神秘之处是石室的地面、巨墓的入口与正东方远山山顶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每年冬至早晨,太阳从远山山顶升起,正好能够穿过甬道射到石室的地面,给终年黑暗的石室以及安葬在石室里的死者带来光明;大约15分钟后,随着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石室复归于黑。墓室前还散布着几块巨石;巨石以及巨石阵、石圈,都是爱尔兰与英国独有的史前遗迹,其意义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纽格莱奇墓中的神奇花纹
纽格莱奇墓的通道墓地的入口是一圈由5-8英尺高的独立巨石包围的前院。这些石头中的30块无论是里面还是外面都是扁平的,并且有装饰性的麻点和雕刻。纽格莱奇墓中的石头装饰是西欧使用巨石装饰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切口的许多地方都是线性几何图形,如:锯齿状线条、V字形、三角形、菱形、同心环形、螺旋形等。最初的理论认为,这些设计是受麦锡尼墓葬艺术的启发,当然现在已经不足为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