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需要创新宏观调控—五问2015年中国经济走势(2)

适应“新常态”需要创新宏观调控—五问2015年中国经济走势(2)

困难有哪些

今年外部环境总体上要好于去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主要来自国内,概括起来就是“三去”,即去泡沫、去产能和去杠杆。

中国经济时报: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面临的困难可能更多。那么,主要面临哪些困难呢?

傅志华:2015年,中国经济最大的挑战当然还是下行压力依旧。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分化,外部因素仍难预料;受体制机制障碍及传统思维惯性影响,新的增长点难以培育或者一时难成气候;阻碍和抑制消费的各类因素仍在,消费增长也力所不逮。从企业看,经营困难、盈利前景并不乐观,制造业低迷格局难有大变。特别是融资瓶颈约束、投资后劲不足问题更值得关注。我们强调要把困难和问题估计足一点,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面对这些问题,不能再简单地套用以前惯用的方式和手段,而要在适应“新常态”的过程中探寻新的办法,这本身就是重要挑战。

张青:我认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系统性风险仍然偏高,债务率持续上扬、利率水平高居不下、产能过剩仍未化解、PPI不断下滑、通货紧缩压力加大等。2014年我国总债务率达到242%,企业债务率达到169%,部分地方政府债务和企业债务已经步入难以维系的临界点,预计2015年债务率会进一步上升。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难以破解,将出现经营困难、盈利能力下降和上缴税收减少的局面。

就业问题是2015年我国经济面临的另一主要困难。随着制造业、建筑业增速放缓,连带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景气下滑,部分企业效益下降,现有的就业质量的恶化可能将转化为规模性失业。

此外,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空间依然存在,但在深化改革、稳定增长和结构调整之间寻求平衡点尚有难度,缺少相互兼容的新政策工具和传导路径。

周景彤:今年外部环境总体上要好于去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主要来自国内,具体包括房地产市场调整、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和去杠杆压力较大,概括起来就是“三去”,即去泡沫、去产能和去杠杆。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