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如何依法行政

基层干部如何依法行政

不久前结束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将依法治国研究专题,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依法治国作为一个核心议题再次摆在了全国人民的面前,显示出其极其重要的作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依法治国的大讨论,全社会各个行业、部门都在研究如何依法治国,具体到乡镇基层来说,如何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理念,关键在于依法行政,将法律体现到日常工作当中,切实维护宪法与法律的权威,在宪法与法律的规范内行事,用自身的行动践行依法治国的理念。那么,如何依法行政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加强学习,熟悉各类法律法规。基层干部每天都要面对很多老百姓,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往往这些问题涉及面广,对应应用的法律法规也不局限于一个门类,而对于大多数基层干部来说,法律专业毕业的不是很多,对法律系统的掌握也不足,因此要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就不能不加强学习,要熟悉各类法律法规,在具体工作中解决问题时能够依法行政。当前,尤其需要广大基层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不断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

二是突出行业特点,通晓专业法律法规。在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下,即便是具体到乡镇一级,也必然存在分工,每个岗位对应着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都有自身的的法律规范。从事这些岗位工作的人,就必须根据岗位需要,通晓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如安监部门就必须学习安全生产法,国土部门就必须熟悉国土资源法等,只有通晓了本行业的法律,依法行政才有可能实施。

三是切实履行依法行政,杜绝情大于法。基层的工作就是与群众做直接的接触,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自己的亲戚、朋友及熟悉的人。这个时候就是考验我们干部党性原则的时候,部分同志讲人情、讲关系,置法律于不顾,这就严重违背了法治精神,法律也就失去了约束力,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必须杜绝情大于法,确保法律的公平公正。

四是增强党性修养,正确处理党与法的关系。依法行政,还要能够正确处理还党纪与法律的关系,有些同志认为,党纪与法律是矛盾的,对于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比较矛盾。中国共产党党是人民的政党,维护人民的利益;我国的法律是人民代表制定的法律,保护人民的权益;所以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维护的是人民权利。党在宪法与法律的规定下工作,所有的党员干部都必须遵守法律。

五是立足基层实践,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对于基层干部来说,平时接待的都是普通的老百姓,破解群众矛盾、化解群众纠纷、实现社会稳定是乡镇干部每天面临的问题。依法治国开启了靠法制的作用推动群众工作的新阶段,让社会治理进入和谐、规范的轨道,从而依法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实现依法依规办事等,同时,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也要立足基层实践,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多为群众谋福利,让相对弱势的群体也能感到公平、公正,不老吃哑巴亏。

责任编辑:周艳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