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
对于一个个体的人而言,或许在大多数人眼里,最好和最成功的成长,就是成为某个方面的出类拔萃的人才,这其实并不错,但关键是,对于组成整个社会的众多个体而言,出类拔萃也许屈指可数,而不管是社会进步,还是经济发展,乃至是和谐社会的构成,都更需要众多能实现人生价值和生存意义的普通人以及普通但高素质的平常人。从这个角度看,也许每个家长和每所学校,都希望自己关注的对象成为博士说是乃至是专家学者,但在现实生活和社会中,最需要的恰恰是高素质的、身心全面发展的、心智健康的正常人。因而,“计算机博士”是需要,但卖牛肉面的对象同样不可少,这不仅仅是社会分工的必然,更是人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然我们又何必对“计算机博士”卖牛肉面感到匪夷所思呢?
另外,对于创业而言,术业有专攻是必要的,但专攻除了对专业学习的把握和掌握之外,更有对自己喜欢的领域和对象的追求与激情。“计算机博士”可以在计算机领域内实现自我发展和造福社会,但对于他们自身而言,并非就意味着必须终身与计算机领域捆绑在一起,对于自己心仪的创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只要有激情和基础,只要能实现二次价值的凸显,就有创业和自身存在价值与发展价值的选择自由,且更凸显价值的自我选择,这样的选择又有何妨呢?何况,在网络卖牛肉面的行为中,同样也需要专业的计算机网络操作技术来辅助呢?
“计算机博士”网上卖面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这其实与先前的北大博士卖肉一样,无非是人们无法接受教育培养结果与现实从业行为的反差而已。事实上,这恰恰反映出我们在思维中总是追求教育培养出类拔萃对象而非健康的人才的观念偏差和认识误区。对于教育而言,最成功的培养结果,是人人都成为健康的人,成为各行各业都能凸显人生价值和对社会有贡献价值的对象,而非价值意义上的“才”。所以,对于类似的“计算机博士卖牛肉面”“北大博士卖肉”“博士生当环卫工”等现象而言,大可不必目瞪口呆,这仅仅是创业机会和就业领域的选择而已,这仅仅是教育实现培养目标后培养对象如何融入社会凸显个体价值的选择问题,也仅仅是一种专业发展和人生选择以及创业方向的问题。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