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作法自毙起,何以悲剧殁——解密商鞅沉浮一生(5)

赵良好心告诫,商鞅一意孤行

可就在商鞅任宰相这十年,权势熏天、志得意满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高人赵良,这个人做过什么官职?做过什么重大的事情?史书里面都没有记载,但是赵良跟商鞅说了一番话,这段话在《史记·商军列传》里面,司马迁用了足足三分之一的篇幅来详细记载,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司马迁认为赵良和商鞅这场话是非常重要的。

赵良和商鞅谈话刚开始,商鞅就表示了愿意和赵良这个人交朋友,但是赵良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相商鞅的友好提议明确给予了拒绝说,我不愿意和你这样的人交朋友。那商鞅就怀疑赵良对他治理秦国的丰功伟绩不予认同,所以商鞅就很得意的总结变法几大功劳。并问赵良,我和五谷大夫相比,哪个更贤良呢?五谷大夫就是秦穆公时期非常有名的贤臣百里奚,正是百里奚的辅佐,使得秦穆公跻身于春秋五霸的行业。赵良是一个敢于说实话、勇气可嘉的人,他不怕犯言逆祸,对商鞅长篇大论的说了一番话,这一番话,作者司马迁也很生动的写在《史记》里面。

翻译成白话,意思大概是这样的,百里奚原本是楚国的乡下人,听说秦穆公贤明,所以特意跑来投奔,但是因为缺少路费,只得给秦国的客商打工,穿着破衣服来喂牛。过了好多年,秦穆公才听说这么一个人,于是把他从牛棚里边请出来委以重任。当时秦国的民众都不相信百里奚真的有能力,但是百里奚治理秦国的七年,秦国就强大到打败郑国,三次俘虏了晋国的国君,还解了一次楚国的大围。由于百里奚的得政,众人前来朝贡,八个戎国也来臣服。百里奚治理秦国再累也不坐车,再热也不打伞,在国内视察工作的时候,从来都是轻车减阵,坚决不让武装警卫。他治理秦国的成就,丰蕴的国库可以作证,他的仁德厚施是永远被人们铭记在心的。百里奚在去世的时候,秦国的男男女女是痛哭流涕,连小孩子而因悲哀而不再唱歌,干活的人伤心的拿不动木锄,这都是百里奚感天动地的德政。这是作为赵良对百里奚的一番颂扬。之后就说到商鞅,他怎么评价商鞅这个人呢?

他直接的说,而商鞅你是靠巴结宠臣景监才得以亲近秦孝公的,你是靠这种方式来辉煌腾达的,这不是臣民的正道。你治理国家却对老百姓漠不关心,光顾大建豪华的宫殿城阙,这些工程也算不上政绩。用法律手段来排斥异己,你可以割掉太子老师公子虔的鼻子,对于平民老百姓随意任用严刑酷法予以残害,这不是执法,只会积累怨恨,酿成大祸。传统道德对百姓的感化,比官府恐吓命令更能深入人心;下民效仿上官的清廉正直,比遵循上官的三令五申更为迅速。而现在你排斥传统道德,用权力来强行灌输所谓的先进文化,谈不上教化百姓。接着又继续批评商鞅。你又炫耀权势,天天把秦国的贵公子投入监狱,无理的欺负他们。《诗经》上就这么说,老鼠都举止得体,这人却蛮横无理,既然蛮横无理,何不赶快断气。根据《诗经》来看,这不是平安长寿的做法。

公子虔被割掉鼻子后,闭门不出已经八年了。你不但不知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杀掉杜欢,还在公孙贾脸上刺字。“得人心者上台,失人心者垮台”,这几庄事儿,不是得人心的举措,你出行的时候,后面随从的有几十辆车子,车子上面载满了全副武装的士兵,你的身边还有身材魁梧的大力士陪你坐车当做贴身保镖,车子旁边还有手持毛戟的徒步卫士飞奔护送,这几样东西,只要少了一样,就坚决不出门。在书上写着,仰仗道德的人走向昌盛,仰仗暴戾的人走向灭亡。你现在的处境危险的就像早上的露珠受阳光照耀一样,还想延年益寿吗?你为何不放弃权力,归还十五座封邑,到乡下去浇灌菜园,劝说秦王多做好事,提拔被埋没的贤能,赡养老人,抚恤孤儿,增进长辈、礼遇功臣、尊崇有德之士,这样可以使你稍微安全一点。难道你还要贪图既得利益,要垄断所谓教化,要积蓄百姓的怨恨吗?一旦秦孝公死后,秦国真的不会逮捕你吗?可以坐等灭亡的来到吗?

赵良批评商鞅的暴政,批评他的做法,还说你应该尽快的改变,实现德政,这样才能减少百姓和贵族对你的怨恨,否则你都有不好的下场。但是,商鞅他哪里听的进去这些盛世危言。所以商鞅依旧是我行我素,这一场对话,可以说是预言了商鞅的命运,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赵良这个人的智慧,也可以窥见商鞅的野心。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满足于自己的功业,沉浸在胜利和成功的喜悦之中的人,听不进去警告的,但是商鞅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赵良所预言秦孝公的死,很快就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秦惠文王车裂商鞅

在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享年43岁,秦孝公的死使得商鞅失去了权力基础,失去了他的支持者。即位的太子在保守派的支持下卷土重来,对商鞅施行了疯狂的报复。因为我们在前面提到过,商鞅在改革之初因为太子犯法,严厉惩罚了太子的两位老师,太子对这件事情肯定耿耿于怀。据说秦孝公在临死的时候,曾经打算把王位传给商鞅,但是商鞅拒绝了,这是一种比较可疑的说法,因为在《史记·商军列传》里面,作者司马迁对此并没有提只言片语,所以对此我们怀疑。

秦孝公死后,他的太子继位,就是后来的秦惠文王。商鞅认为秦孝公的死固然是极大的损失,自己成功的让秦国这个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大国,况且还大权在握,自己还是丞相呢。这个新主子秦惠文王不可能把自己怎么样的,然而事情的发展却没有以商鞅的想法为转移。太子的两个老师早年因为反对商鞅变法而被商鞅杀鸡儆猴,等到太子继位,第一件事儿就是报复商鞅,那么公子虔和公孙贾联名举报商鞅,宣称商鞅要谋反,秦惠文王立即认同了这种说法,并派兵抓捕了商鞅。商鞅尽管贵为拥有十五个封邑的商军,在自己悉心制定严密的秦国法律之下,也只能仓皇出逃。商鞅的出逃,在《史记》记载中,我们今天看到像一个黑色幽默一样,在逃亡过程中,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旅馆想住下来,但是商鞅的改革措施有一条,就是废除旅馆。这家旅馆还在营业,估计是经过政府特许的,旅馆的服务员是不认识商鞅的,所以要求商鞅出示证件,这时候如同丧家犬的商鞅,压根就没把证件带在身上。所以,这个服务员非常严肃地警告商鞅,按照商军制定的法律,如果接纳了没有证件的客人住宿,我就要附带连带责任。商鞅听了这番话仰天长叹,他长叹什么呢?没想到新法的弊病,竟然把我到这步田地。后来有一个成语叫作法自毙,就源于此。

商鞅也就只好离开秦国前往魏国,但是魏国人对商鞅是恨之入骨,因为魏国人怨恨商鞅曾经欺骗公子昂,所以魏国人是拒绝接纳商鞅。魏国人还直接的说,商鞅是秦国的强盗,秦国的强盗进入魏国,不遣返是不可以的,所以魏国人把商鞅送回了秦国。商鞅再一次进入秦国,就只有做一件事儿了,马上奔回到自己的封地商邑,组织手下的门客进行造反。这样一来,反倒做实了太子的老师公子虔本身对他谋反的指控。商鞅组织的这支造反的军队,实际上是仓促之间组织起来的乌合之众,当然抵挡不住每战必须砍下额定人头这样一支秦国政府军队的进攻,所以商鞅组织的这个乌合军队很快就被打败了。商鞅也被束手就擒,接着商鞅就遭到最为惨烈的处罚,就是车裂。所谓的车裂,就是用绳子套住商鞅的四肢及头部,绳子的另一端,各系在一辆马车上,在行刑的时候,这一辆马车向不同的方向冲撞,商鞅也就被巨大的力量撕扯成血肉模糊的几大块,所以商鞅最终是以这种方式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至于,完全无辜商鞅的家人,也只有死路一条,因为在商鞅变法之中,一人变法全家抵罪。那么,商鞅曾经信心满满地自认为是秦国人民的大救星,是他使得这个西部边陲的弱国,摇身一变成为头号的强国,但是对于商鞅的惨死,秦国人民的反映是两个字,“不怜”。也就是不觉得可怜。虽然没有人拍手称快,至少还有一些民众是幸灾乐祸,以及冷眼旁观。

太史公在《史记》中是这样评价商鞅的,他说商军是一个天性刻薄的人,他起初用帝王之术来求取秦孝公的信任,只不过是一时操持浮夸不根之说,并非他的本性。况且通过宠臣走门路取得任用。施刑宗室公子虔,欺诈魏将公子昂,不听从赵良的话,也都足以说明商君的寡恩了。我曾经读过商君《开塞》、《耕战》等著作,同他本人的行为处事极相类似。他最终在秦国蒙受恶名,是有其缘由的啊。所以我们看看司马迁对商鞅的评价,对商鞅的为人是这么说的,他在书中记述了商鞅变法的功效,记述由于变法秦国富强,但是作者对于商鞅的行事和商鞅的为人都非常不满。两千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对于商鞅的评价还是众说纷纭,有褒有贬。

商鞅通过变法使得秦国改造成富裕强大之国,为秦国后来统一六国,建立一通天下的秦朝,是起了至关重大的作用,商鞅由此可以算做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但是,商鞅在秦国国内,采用了几乎暴戾的手段进行了快速的改革,还滥用酷刑,鼓励发动战争,致使横尸遍野、生灵涂炭,他也是一个让人批评、批判的人。商鞅的是非功过还有待后人继续评说。

 

责任编辑:平晶晶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