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商鞅还存在哪些误读?

我们对商鞅还存在哪些误读?

电视剧《芈月传》的热播引发了民间不少对商鞅的评论。媒体上有《最黑不过“商君书”》、《警惕商鞅主义的幽灵》等不少评论。有的认为商鞅祸国殃民,是中国封建专制的总根源;有的说商鞅的思想就是民众不能太富的愚民政策,就是不至于饿死的饥民政策,愚民是商鞅思想的幽灵。到底什么是商鞅思想的糟粕,什么是商鞅思想的真精神,成了一笔糊涂账。

“自汉以来,学者耻言商鞅”?

事实上,商鞅死后,历史上一直有两种对商鞅的对立评价,这种论争已经持续了两千多年,大概还会持续很长时间。宋朝的大文豪苏轼在文学诗词上有极高造诣,但在商鞅评价上却开了一个极端评价的坏头。他声称“自汉以来,学者耻言商鞅”。其实这是故意罔顾事实。汉之刘向、刘歆,唐杜佑,宋裴骃、王安石等大学者对商鞅的评价都非常高;宋之后,尹桐阳、朱师辙、章太炎、严复、梁启超、麦孟华、常燕生、陈启天、吕思勉等大多数为《商君书》注释或为商鞅写传的学者,在批判商鞅的燔诗书等极端行为的同时,对商鞅给予很高的评价。如刘向说商君“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梁、麦、常等皆赞商鞅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司马迁虽然也批判商鞅“刻薄寡恩”,但对商鞅评价其实是最高的,直比三皇五帝的圣贤时代的用语,说商鞅的法治行之十年,“秦民大悦,乡邑大治”,苏轼为此攻击司马迁,说司马迁诉商鞅之功是一大罪。

没有人否认商鞅思想中有许多阴暗的东西,如愚民、弱民、制民、燔诗书、禁文教、君权独占、什伍连坐、轻罪重罚、不告腰斩、严刑峻法等。但商鞅思想的主体,不是什么愚民的幽灵,专制的幽灵,商鞅思想的真精神,是反对人治、反对蒙昧、反对专制的法治精神。商鞅的改革也有重大局限,其思想有不少糟粕,但商鞅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以身殉法的尽公不顾私的伟大政治家,其人格是伟大的,其思想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以法治国的思想遗产。

《商君书》祸害最深的是毁商?

现在批判商鞅的许多观点,不能客观公正地对商鞅的思想做出历史的评价,往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比如,批判者言,《商君书》祸害最深的是毁商。商鞅采取了抑制商业的严厉打压政策,但是我们翻阅《商君书》,他明明把农商官定为“国之常官”。商是三大合法职业之一,甚至还把商列在官的前面,从来没有说过取消、消灭商业商人,甚至还在《垦令》中提出在军队中设立“军市”。军市禁止女子、游手好闲者进入,不能买卖粮食,但可让商人参加军品的生产和供给。这说明并无明令不能经营。商鞅的政策是把市利让给农民,减少商人与农民争利的机会。商鞅在农村地区限制商业,但对城市的商业没有明令限制。

更重要的是,商鞅经济改革的重大措施,是允许土地私人买卖,这与取消市场的“计划经济”就更不搭边了。有些政策实际上也没有那么严格地实行,比如说《垦令》中有“废逆旅”(废除旅店),但实际上没有做到,如批评商鞅的司马迁所载,甚至在秦国荒僻的边界上也还有旅店的存在。从历史上看,秦国的商业实际上发展得相当好,战国时期的八大商人,有四个出在秦国。所以,说商鞅视商人为仇雠,自由商人几乎被消灭,可能有些过了。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