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寻找雷锋精神之根
2014年3月长沙的春风,吹绿了街边的香樟树,清新的湘江气息飘荡在空中。
长沙是一座气韵古城。街头和公园里百余座雕像,穿越永恒的时空,娓娓讲述着发生在这个城市中的故事。
在长沙望城的山间小道上,一颗小小的螺丝钉被来来往往的行人忽视,给县委书记当公务员的小雷锋弯腰拾起,细心擦拭干净送到农机站。从此,“螺丝钉”三个字与雷锋一生相连。
半个世纪后,一群白发苍苍的雷锋战友,在长沙雷锋雕像前伫立,庄严行礼。那一刻,他们心中默默向曾经的老班长求教:你优秀的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来源在哪……
答案,随着他们虔诚的探寻,被慢慢解开——
雷锋故居三间简陋的茅草房,诉说着旧社会人们在水深火热中绝望的挣扎;走进雷锋学习过的教室,抚摸着雷锋坐过的课桌,似乎看见了阳光、快乐的雷锋正在课堂上抢着发言,看见了雷锋怀揣一颗感恩的心,走进了县委当通讯员,看见了他在团山湖农场当拖拉机手,勤勤恳恳工作的场景。
老班长,这就是你把朴素的报恩思想,升华为共产主义理想的过程,这就是你道德品质高尚的根源所在。
冷宽和战友们走进雷锋故乡,寻找雷锋精神之根之旅刚刚开始。
这群内心火热跳动的老人们,不光要重走雷锋路,还要把雷锋精神的根扎进这片孕育雷锋的热土。
2014年“雷锋精神论坛”在长沙热热闹闹开幕了。来自全国的300余名雷锋战友、专家学者就雷锋精神时代化内涵、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以及如何用雷锋精神引领激励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们要加深对新时期学雷锋的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的理解,更好地弘扬雷锋精神,传承雷锋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冷宽将军的发言掷地有声。
2014年12月18日,雷锋诞辰74周年纪念日。
在雷锋生日这一天,北京中关村学院雷锋展厅开展了,雷锋书屋也建立起来了,上级党组织还命名了“雷锋党支部”。
北京中关村是高校、高科技企业聚集区,在这里建起一座永不撤展的雷锋展厅,无疑雷锋精神正能量的辐射力量无法估算。
这也是冷宽和他的学雷锋团队的战友们,选中此处建展厅的匠心所在。
2015年新年的阳光已经洒落,大多数人都在惬意享受假期的悠闲时,冷宽将军离开了北京,奔赴厦门,为下一个雷锋宣传活动忙碌起来。
为了他心中的雷锋事业,冷宽忘了自己的年龄,更忘了自己是一名将军,他只是坚定地守望着心灵的天空:“一生为学雷锋奋斗不息”。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