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如何应对城镇化的挑战

义务教育如何应对城镇化的挑战

特邀嘉宾

刘利民 教育部副部长

王 湛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江苏省原副省长

陶西平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

王定华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

程 艺 安徽省教育厅厅长

罗伟其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

李 强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如何研判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势、新特点,积极应对城镇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日前,教育部在京召开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全国义务教育形势研判会,部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同志以及有关专家共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改革发展新常态。

认真做好城镇化背景下 教育规划

【挑战】近年来,随着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向城镇集中,一方面,由于城镇教育资源有限,短时间内难以满足就学需求,导致城镇大班额、大校额现象突出;另一方面,农村适龄学生减少,导致部分乡村学校空心化、办学难以为继,不加强对乡村教育投入不行,而大量投入建设又可能会带来校园闲置、资源浪费。如何破解城乡教育发展不协调问题?

刘利民: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规模逐年减少,而城区学生呈现逐年增加趋势,义务教育人口城镇化率已经显著高于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增速也明显快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其中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为指导各地做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工作,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专门政策文件,指导各地适应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要求,积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改革发展。

王湛:要主动适应现代化、城镇化的要求,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把整个教育纳入城镇化规划,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强教育资源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高度关注1亿农业转移人口、1亿棚户区与城中村改造人口和1亿中西部地区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重点增强小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

李强:大城市集约效应突出,人口呈现大量流入趋势,而小城镇发展相对滞后,要研究制定符合中国城镇化发展特点的教育规划。对于城镇新增教育资源,要符合城镇教育发展需求,适度超前;要正确判断农村发展方向,解决农村教育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问题;还要高度关注新生代农民工、北漂族和大学毕业生等在大城市落户及其子女在城市就学等问题,促进基本服务均等化。

合理布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

【挑战】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城乡学校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学校布局既要保障适度集中整合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又要确保不因过度撤并带来上学过远,伴生辍学及交通安全问题。而城市学校布局面临老城区建设用地资源紧张,拆迁困难,难以新建、改扩建学校增加学位等问题。

陶西平:要根据人口流动预测,统筹做好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把学校作为城镇化建设的基本配置,摆在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位置,保障学校建设用地,控制城镇学校规模和班级额度,落实新建小区配套小学、幼儿园建设。要考虑服务与效益统一起来,不一定要集中办学、搞大校,小规模学校也可以定基本标准,小校未必效益低。

王定华:要统筹考虑城市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学龄人口变化,以及人口密度、地理环境和中小学现状等因素,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统筹布局县城所在地及以上城区小学、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学校和幼儿园。要分类设置,合理布点,根据本地人口密度以及学生人口占比等实际情况,在保证足够学位的情况下,按照人口规模设置学校。保障城市基础教育学校建设用地,加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切实控制城镇学校超大班额。

程艺:要坚持统筹现代化、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学校布局;统筹城市与农村学校布局;统筹学校布局、规模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布局要考虑道路条件、交通工具、人口稠密度等,要规范农村学校撤并程序和行为,严格按照先增后减、先建后拆的原则,确保平稳过渡,农村小学低年级一般不能撤并。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