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中速增长仍有卓越表现(2)

中国经济中速增长仍有卓越表现(2)

从长期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由高数字向低数字转移是个基本趋势,不必为数字下行过分担忧。在中国经济近10多年进入中低速区的三个影响因素中,第一个因素是好事,第二个因素是坏事,第三个因素不好不坏,看我们怎么对待。大国经济,尤其中国经济,从长远的正常发展来看,由于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每年的分子量相对缩小,但每一增量的分量规模在扩大。2014年7.4%与2007年的14.2%的每一个百分点所承载的经济规模是不同的。美国增长和中国增长的每一个百分点所承载的经济规模也是不同的。分母的经济总量越大,分子的相对增量数字就越小,这是个逻辑趋势。我们看重的并不仅是增长速度的高低,而更看重速度的质量及其影响,即每增一个百分点的经济规模是多少,这个经济规模对新增的就业有多大的支撑作用,每增一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质量的贡献,每增一个百分点的科技含量是多少等。

中速增长仍然能给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带来卓越的表现

中国经济保持中速增长,但要促使速度的质量逐年提高。经济速度减缓但质量要提高。因为速度是数量问题,质量是结构问题,即速度是在什么样的结构基础上实现的,速度又在促进经济结构往什么方向变化,加速什么、减速什么,才能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例如,加速医疗、教育、信息、体育、文化、娱乐等服务业的增长,增加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就改善了经济发展的质量。这些年,加速服务业的增长,使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1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10.0%,制造业占43.9%,服务业占46.1%。服务业的比重超过了制造业,这就是“加速度”的质量效果。2014年这种态势继续扩大,服务业所占比重达到48.2%。这种产业结构高端化的态势,就是加速度导致结构质量提高的结果。

中国经济保持中速增长,还要加速高新技术对现有产业的主导和渗透,推动增加速度中的绿色比重和朴实性。中国和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相比,其速度中的高科技含量是不一样的。所以,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和推行信息技术,加速中国现有产业的技术更新和普遍渗透,来增加中国速度中的高新技术含量。同时,通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增加速度中的绿色比重;还有,通过转变党风、官风、民风,消减不当消费,增加速度中的节俭、廉洁等经济朴实性。

中国经济保持中速增长速度的动力是什么?总体看,速度动力不是一个,而是一个多元的结构。速度的动力不仅表现为投资、消费、出口等,而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还有政府、企业、家庭、个人等因素构成的结构力量;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等因素构成的结构力量;非政府组织、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因素构成的结构力量;还有计划与市场、国内与国外、教育与科技、城市与乡村、战争与和平、分离与合并、理念规则与习惯等分别构成不同的结构力量。投资、消费、出口可以作为速度动力通常的分析架构,但不是动力源。动力来自于谁在投资、投资多少;谁在消费、消费多少;谁往哪里出口、出口多少等。所以,速度的动力源是人及其不同群体的理念与行为,如民间与政府、农村与城市、教育与科技、习惯与传统等。中国的政府强势、城乡差别、教育滞后、勤俭传统等力量,都会对投资、消费、出口等带来不同于西方的变化。

(作者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原副校长)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2014年11月9日。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