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武强能续写胜利辉煌(2)

精武强能续写胜利辉煌(2)

积极消除“本领恐慌”

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说:“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在他的倡导下,延安大规模地开展了两个运动:一个是大生产运动,一个是学习运动。生产运动“是为了搞饭吃,搞衣穿”,学习运动为全党全军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本领恐慌”年年有,一年更比一年多。人类快速走向信息社会,海量信息包围着每个人、每个军人,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甚至是爆炸状态,出现“本领恐慌”在所难免。提出“学习型组织”理论、被誉为新管理大师的美国学者彼得·圣吉警告说,如果我们不能以每年7%的速度更新知识,就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

“本领恐慌”必须有。这是责任感、使命感的反映,这是学习提高、增长本领的动力。世界在不断变化、不断前进,知识在不断创造、不断更新,产生恐慌是必然的、绝对的,每个人都无法避免。我军正处于机械化建设尚未完成、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阶段,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我军打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各级干部指挥现代化战争能力不够,这两个问题依然很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只有强化“本领恐慌”意识,对照差距补短板,瞄准强敌练硬功,勇于创新求突破,才能提高驾驭现代战争的能力,锤炼信息化条件下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

“本领恐慌”必须消除。消除恐慌,意味着我们增强了打赢未来战争的自信,意味着我们经过努力增长了本领。“盼新装备盼红了眼,盼来了新装备傻了眼”,这是很多官兵在部队换装时的感受。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大批信息化武器装备陆续列装部队,广大官兵必须学装、知装、用装,大胆操作和使用装备,推动新装备成建制成体系形成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还必须学习掌握现代战争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掌握信息化战争体系对抗的鲜明特征、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基本作战形式、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战斗力基本形态,树牢信息主导、科技支撑、精兵作战、联合制胜的观念,在实践中追求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做到装备玩得转、信息联得通、系统用得精、枪炮打得准。朱熹对读书有两个比喻,一个是“撑上水船”,必须一篙紧似一篙,不可或缓;一个是“鸡抱卵”,抱抱停停,热热冷冷,肯定孵不出小鸡。消除“本领恐慌”也是这个道理,学习一旦松懈,就很难进步;知识链一旦中断,就很难再续。说到底,消除“本领恐慌”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强学习力,只有学习力提高,本领才能提高,战斗力才能提高。

千锤百炼是长本事的不二法则

诸葛亮说:“军无习练,百不当一;习而用之,一可当百。”朱元璋说:“刃不素持,必致血指;舟不素操,必致倾溺;弓马不素习而欲战者,未有不败者。”他们讲着同一个道理:军人要长本事、能打仗,除了训练,还是训练。我军在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武器装备与世界军事强国相比仍将处于劣势。“剑”不如人,“剑法”要高于人;“剑法”要高于人,就要像练剑那样“练人”。

“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作为当代革命军人,要自觉按照有本事的要求,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扑到训练中,面对“市场”心不动,情系“操场”志不移,瞄准“战场”弦不松,练技术、练战术、练意志、练作风,努力把自己锻造成为能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为了练出真本事,就要提高训练的实战化水平。打仗硬碰硬,训练必须实打实。要坚持走按作战任务组织训练的路子,紧贴作战任务、作战对手设置训练内容,加强恶劣环境、复杂天候和电磁环境下的适应性训练,真正使训练内容与作战任务相一致,条件设置与战场环境相一致,训练标准与作战要求相一致,最大限度地缩小训练与实战的差距,实现“练”与“战”的统一。做到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

为了练出真本事,就要端正训风演风考风。打赢先打假、治训先治虚、求胜先求实。要着力培养求真务实的训练作风,做到真枪实弹、真训实练、真考实评,多搞不打招呼的抽考拉动,多搞无底案的随机导调,多搞检讨反思式总结,不怕演砸、出丑,不怕找茬、重来,坚决摒弃训为看、演为看的恶习,让训练真正严起来、实起来,让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和平麻痹等错误思想和行为无所遁形。惟其如此,官兵才能有本事,部队才能打得赢。

(执笔:刘正斌)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